文羊一角,
其理沈黝。
不惜刻心,
宁辞碎首?
黄河在中,
为君子寿!
还有,这一年的新科进士、邹元标的同年、后来成为著名诗人的屠隆,目睹这一切,很不理解。他凭吊吴同学——也就是奔波几百里去见被发配的邹元标的那个学生——的坟墓,挥笔写下了诗一首,说张居正是“奸雄”,“天亡”之!
而被张居正严厉惩处的吴中行、邹元标等人,本来都默默无闻,可是被廷杖以后,立即就被尊为“五君子”,声名大振,妇幼敬仰。因为公开表示同情五君子、或者因为不表态支持张居正不奔丧等各种原因而被撤职、降职、外调的一大批干部,不管过去表现如何,现在也都成为人们敬佩的对象。
这么说吧,张居正在乃父死后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不得人心,一系列乖张举措,导致其威信大跌!按照专家韦先生的话说,平息了这场,张居正也只是“取得了表面的胜利,而其实付出了沉重的政治和道义的代价,加深了潜在的危机”。
可以说,张居正死后受到清算时,到了人人拍手称快的程度,与他在处理这场时固执己见、滥施酷刑有很大关系。所以,正如韦先生所说,夺情引发的这场风波,是张居正人生道路上带有关键性的环节和转折之一。平心而论,张居正大大的失策了。可是,张居正本人不这么看!
也就是说,张居正从来没有进行反思,更没有觉得自己有错儿!恰恰相反,他是从反面吸取教训的。为什么会有人反对自己?是因为自己不够强硬,镇压不够残酷;所以,以后遇到反对者甚至仅仅是善意的提醒者,只要惹他不高兴的,就要铁腕打压!唯有高压,才是处理问题、平息风波的有效手段。
按照史书上的说法,这次事件以后,张居正越发自负,甚至说他神志恍惚了,对人对事的处理,“务快己意”;对待有不同意见的人,就是一个思路:“以威权劫之,益无所顾忌”!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