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顺昌逆亡(20)
还有一件事,是这样的:山东有一个小干部,受到了弹劾,对他的处分是“调简”。什么意思呢?举例子说吧,一个大县、富县的副县长因为有点错误,给他平级调动,到一个小县、穷县当副县长,就可以说是“调简”。结果山东这个受到调简处分的干部,给平级调到了广东;还有一个广西的小干部,在干部考核中属于不称职(那时候叫不及格),就给调到了江西。不用说,这样的事情逃不过“议员”们的眼睛,弹劾也就接踵而至了。“议员”王先生在弹劾“提案”中质问张部长说,难道广东简于山东?江西简于广西?这不纯粹属于任性胡来吗!因此,他明确要求张部长鞠躬下台。
我相信,办这些小事,未必是张居正的意思。可能正因为不是张居正的意思,“议员”们才大做文章,不依不饶呢!
那时候,弹劾干部的文件,是要登报纸(邸报)的,王“议员”的弹劾“提案”一公布,南北两京的“议员”们,纷纷响应,对张部长的弹劾,到了群起而攻之的程度。张部长无奈,只得乖乖递上了辞职报告。
诸位如果看过《朱部长的下台》就知道了,朱衡朱部长,因为有一个林“议员”弹劾他“表面不错,‘内心’可能有问题”,不得不递了辞呈,张居正立马准了。那这次呢?弹劾张部长的人,更多,而且还不是推论,有事实根据的。难道张部长就因此下台了吗?——那我还写他干吗呢?重复来重复去,大可不必的。张部长是要下台,但是,不是现在。
不错,张部长灰头土脸,垂头丧气,他确实是递了辞呈;可是,张居正不批的。张居正不仅不批,还亲自出面,替张部长说话了。听了这位最高实权人物的话,简直能让你背过气去!张居正理直气壮地说,张瀚是皇帝御笔亲点的吏部尚书,我也为皇帝能够获得这样一个堪当此任的合适人选而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