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权不过如此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5章 顺昌逆亡(1)(2/2)
    说文解字非我的专长,就不班门弄斧了吧。那就书归正传,说说张居正的用人,用现在的话说,用干部。当然,所谓用干部,不仅仅是提拔使用干部,还包括哪些人不能用、哪些人不能放在哪个位置用等等,整个就是公务员中政务官的全套管理,都包括在内啦!

    不过,我还是忍不住再发几句感慨。也只能是发发感慨而已,也仅仅是发发感慨而已!我想说的是,要从纸面上看,我中华自古以来,用人制度——干部制度,足可谓健全。

    就说张居正生活的时代吧,这个方面就很健全。用人的原则是有的:所谓德才兼备,选贤任能;用人的机构也有的:吏部赫然列于各部之首;用人的程序也有的:比如任用高级干部,要经过廷推,近似于我们现在说的“群众推荐”,组织圈定;用人的监督也有的:比如设立了权力很大的“议员”,不仅干部提拔过程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而且他们可以(严格说是应该)随时随地对用人中的问题提出弹劾。其他诸如对干部的考核、监督、回避等等,从实体到程序、从权利到责任,制度规定都很明确,无懈可击,至公至美!

    不瞒诸位说,看了明朝的选官用人的制度规定,我感动得差点就掉泪啦!公平、公正,能够想到的,都想到了,像我辈读书还算可以的人,在这个时代,按照这些个规章制度,那说不定还能够混个部长、省长的干干呢!暗暗的,竟生出些许“我生也晚”的慨叹呢!

    但是,不幸的是,制度和实际实在是天壤之别。这样一个事实谁能否认:所有的干部任用,都是密室进行的。换言之,老百姓是根本没有发言权的。所谓治者要征得被治者的同意,在我中华悠久文明的词典里,是查不到的。如此一来,除了干部任用资格——比如,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还勉强得到执行以外(买文凭的事情似乎还不曾发生,但是变相买文凭——比如张居正花钱雇人替他的儿子考进士——也不能说绝对没有),其他的一切制度,就不幸只能发挥两项功能了:给有权用人的人提供工具、披上合法外衣;堪可愚民,糊弄糊弄老百姓。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