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各得其所(15)
要说,太监也有他的可怜处。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古训。太监注定要断子绝孙的,死后逢着忌日,恐怕连个烧纸的人也没有。因此,他们的心理就和普通人不同,行为也颇是怪异。生前揽权、贪财,故意欺负那些政府的干部等等,对他们来说是很常见的。而且有了权势,还往往喜欢建座寺庙,以为身后延续香火。冯保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这个太监头子不仅大肆敛财,修建寺庙,还大兴土木,营建所谓的寿宫(也就是自掘坟墓)!更有甚者,全国各地建祠堂(活人的祠堂啊)!对此,按说张居正是有责任加以约束、劝阻的,或者,你出于哥们儿义气,睁只眼闭只眼,假装不知道,也就罢了,何必还为冯保摇旗呐喊呢?他居然给冯保的这些豪华建筑题词写记!写就写吧,还肉麻吹捧,称冯保为“公”!
过去,太监专权最盛的时候,政府的领导人中,谁叫太监一声“老公公”,已经被认为巴结了,很份了!可是,张居正居然称冯保为“公”,真是史所罕见!可骇可怪!称“公”就称“公”吧,张居正公然吹捧冯保,说国家“中外宁谧,宫府清晏,盖公之力为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几大班子很和谐,冯保的功劳最大。听听,这成什么话了?!如果冯保“之力为多”是真的,那不是颂扬宦官干政吗?如果是假的,那不是纯粹的溜须拍马吗?叫人如何替张居正打掩护啊!所以,很多吹捧张居正的人回避了这些。
下面轮到说第四个方面了:对冯保要求安排的人,不顾物议,破格提携。
最典型的是对冯保的家奴徐爵的任用。记得我已经说过,在张居正伺机“篡党夺权”的时候,他已经巴结上了冯保,并让他的管家游七与冯保的私人秘书、也被认为是其干儿子的徐爵,结拜金兰。冯保和张居正相互勾结,游七和徐爵是主要管道。张居正大权在握,为了讨好冯保,就破格提拔徐爵当了锦衣卫同知指挥,署南镇抚。这个职位是十分显赫的,权力也是很大的。提拔太监身边的人到如此重要的位置,在宦官专权鼎盛时期,也无非如此。想像一下,看到这个局面,军队里的多少干部,一定会感慨万千,后悔没有给太监当“秘书”!巴不得给太监做干儿子!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