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碎屑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史料第三(2)(2/2)

    官渡一战,以弱胜强,实是决定整个北方格局的一战,也是三国时期的第一场著名的大战。

    三国时期的军队制度和兵器也及其具有时代特色:

    铠甲,普通士兵是熟牛皮制成的护住前胸背部的皮甲;高级一点是鱼鳞铠,几千片铁片密密麻麻的,而且是汉代士兵的最好装备,因为铁黑色,所以又叫"玄甲"。文学作品中有时也用做铠的代名词。诸葛亮破魏,玄甲数千是极大斩获。

    盾在三国时更接近防御工事而不是兵器,盾小橹大,一般是木制。小盾也有叫"钩镶"的,据说是前面带有钩子的小盾,能锁拿敌人兵器,而且本身也有一定攻击力。不过使用要相当技术才可以。环首刀配合钩镶就是长兵器的克星。

    三国时的刀剑种类很多,环首刀的环是缠布绑在胳膊上避免掉落的。越长环首刀越难使。出土文物显示孙吴士兵环首刀平均长度是70多cm。而蜀汉是120cm可见两国士兵战斗力和锻冶水平。长刀外还有随身短刀,因为贴大腿挂叫"拍髀"。

    戟,三国的重头兵刃,长短都有,规格不同,步兵的一人高,骑兵的越长越厉害,不过也越不容易使。形制简单的戟就是一横一竖如"卜"形。三国出现"雄戟"横上翘,竖加了个弯钩。典韦死前发威使戟"一叉入 十余矛摧"就是用的这种雄戟。

    三国人多以短戟护身,孙权投虎,董卓砸吕布,都是它。

    弓弩,计量单位分斤(0.2228公斤),钧(三十斤),石(120斤,与普通度量衡不同)三级,一般弓用斤,弩用钧,石。一般弩是三十弦一弓,诸葛弩失传,大残念。骑兵也有专用弩,实物已经出土。后汉三国善于弩射的就陈王刘宠一个,左右开弓的象董卓之类的也是猛人。便弓马的就忒多了。最重视造弩的当然是蜀汉连制造人都要刻上名字以追查责任。

    拋石装置,曹操在官渡之战使用一种拋石车,因拋石时声音很大,所以命名为“霹雳车”。为史书中最早有记载的拋石装置。其原理是利用杠杆原理拋石来攻击敌方城池或城防设施和人员。南北朝后期发展成一种舰用水上拍竿。隋灭陈的荆门水战中,隋舰在前后左右装有六座巨大的拍竿,高可达五十尺,击沉陈军战舰十余艘,威力惊人。

    骑兵,三国时代骑兵已大量被使用。北方人习马,曹操娴熟的骑兵部队常成为吴、蜀两国的恶梦。不过三国时并未成熟发展出重骑兵﹝重骑兵定义:马匹和骑士皆披覆铠甲﹞,当时虽有少数重骑兵但不多,一直到南北朝时,才被普遍使用。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