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解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36章 有无相生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道生一”,一是道的载体,而朴是道德的体现。得道以德,德的最高标志就是返朴归真,所以,“得一”也就是得朴。

    天得一以清:天,在上,比喻大脑。大脑得朴则断事清明。

    地得一以宁:地,处下,比喻身体。身体得朴则健康安宁。

    神得一以灵:神,人的精神。人的精神得朴则断事灵验。

    谷得一以盈:谷,人体的气血脉络。血脉得朴则精气充盈。精气是朴的物质基础。

    万物得一以生:万物,比喻人体所有的细胞。人体细胞得朴则自然健康繁殖。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侯王,比喻自我。贞,忠于自己所遵守的行为准则。自我得朴则可以确立合乎道的处世法则。

    其致之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发;

    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致之:推而言之,即由治身之道推广到治国之道。

    推而言之:统治阶级(天)不凭借朴治,使政治清明,国家将恐分裂;百姓(地)不凭借朴治使社会安宁,国家将恐引发动荡;人们的精神不凭借朴治得以慰藉,恐将产生信仰危机;山川河流不凭借朴治获得充盈,水利资源恐将枯竭;万物不凭借朴治来保护,恐将毁灭;侯王不以朴治国,反而自视高贵,其统治地位恐将被推翻。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