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用兵打仗者,要懂得分化、瓦解敌人。在特殊的情况下,甚至要网开一面,避免把敌人逼急了,负隅死战,由此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经文】
语曰:“投兵散地,则六亲不能相保;同舟而济,胡越何患乎异心。”
孙子曰:“善用兵者,譬如率然。”何以明之?
汉宣帝时,先零为寇,帝命赵充国征之。引兵至先零所在,虏以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驱之。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
诸校皆曰:“善。”果赴水溺死者数百,于是破之。
袁尚既败,遂奔辽东,众有数千。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曹公既破乌丸,或说公:“遂征之,尚兄弟可擒也。”公曰:“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公引兵还。康果斩送尚、熙,传其首。诸将或问曰:“公还而斩尚、熙,何也?”公曰:“彼素畏尚、熙,其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
曹公征张绣,苟攸曰:“绣与刘表相恃为强,然绣以游军仰食于表,表不能供也,其势必离。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则必相救。”
曹操不从,进至穰,与绣战。表果救之,军不利矣。
故孙子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击其头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或曰:“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