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倡性恶论,故特别强调后天之学习,所谓“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⑧,故其论学甚详,《劝学》、《修身》、《不苟》等篇,每多修身进学之警策。
其他如《非十二子》篇评论各家思想,《正名》篇阐述其正名学说与语言理论,亦发前人之所未发。而以民歌形式所写之韵文《成相》篇,乃后世弹词之祖;至于《赋》篇,又开汉代辞赋之先河。此皆为研究先秦学术思想、语言文学者所当深究。
以上所述,乃其荦荦大者。要而言之,荀子之学,出于孔氏而深广于孔,其中心虽以礼义为治,然其思想之博大,乃集各家思想之大成,决非“儒家”所可包容;其足以取资者,亦非上述所可详尽,读者自可得之。
张觉
1989 年 3 月 26 日初稿于上海流水斋
1993 年 1 月 13 日修改于五角场铁屋
[注释]
(1)见《大戴礼记》、《小戴礼记》、《韩诗外传》。 (2)见郭沫若《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3)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4)见本书《尧问》篇。(5)考证见张觉《韩非子全译》之《难三》题解。(6)“荀”、“孙”音近而讹。或以为汉人避宣帝刘询讳而改曰孙卿子,非。(7)见本书《天论》篇。(8)见本书《性恶》篇。(9)见本书《礼论》篇。(10)见本书《君道》篇。(11)见本书《王制》篇。(12)见本书《不苟》、《非相》、《儒效》、《王制》等篇。(13)见本书《富国》篇。(14)见本书《议兵》篇。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