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复梦-(清)陈少海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六十五回 梅秋琴即景题桥 贾探春因惊见母(2/2)
    众人又再三摧促。秋琴笑道:“既是这样,我竟乱说了。古人有诗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四姑娘、五姑娘要为一对玉人,都在这里相会,这座桥竟名之曰’有玉桥’何如?”柏夫人们一齐大赞道:“好极,用圣经上’有美玉于斯’甚为切贴。真不愧是锦心绣口。”宝钗道:“大姑姑题此嘉名,桥可以千秋不朽矣。”

    太太们说说笑笑,已到江口,众多男女伺候上船。王夫人、桂夫人、秋琴都在柏夫人船上。宝钗、珍珠、惜春被修云拉去一船。梦玉道:“咱们都到一船倒还热闹,叫这些嫂子们各船去热闹,不过一会儿也就到家。”修云道:“也很使得。”梦玉道:“上回宝姐姐偷跑了回去,这一磨儿我盯着再也不放。”

    芳芸们甚觉好笑。宝钗忍不住伤心,掉下几点珠泪。梦玉瞧见说道:“我不知前世造了什么孽,宝姐姐见了我就要动气,我倒不如跳下江去,省了宝姐姐心里发烦。”说着,往窗口就跳,急的珍珠赶忙顺手拉住,宝钗说道:“我何曾见你就动气?你若要跳下江去,咱们拢共拢儿同去,还得四姐姐引路,不然龙王爷也认不得咱们是谁。”紫箫们都好笑起来,梦玉笑道:“宝姐姐你不动气,我也懒得去见龙王。咱们赶着开船罢。”

    姐妹们挤满一舱,十分亲热。宝钗、惜春叙谈别后之事。梦玉们拉着珍珠,又细谈海中的故事。

    此时,各船已开入江心。珍珠指着金山说江底下法海的光景。汝湘道:“法海固然多事,到底是许仙薄情所致。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焉。”宝钗点头道:“此为确论。当年宝玉惟钟情于林黛玉,是以黛玉一死,便视我等如敝屣,和尚得以诱之而去。”梦玉叹道:“宝二哥可谓无情之至矣。怨不得昨日太太在江心遭险,琏二哥倒来相救,可见多情的才做得神仙。不是我说宝二哥,连太太都不惦记,这样人还有个说头儿吗?宝姐姐你等着,我见了他替你哕他两口。”掌珠们笑道:“你也不怕宝姐姐动恼?”宝钗道:“你知我的委屈,我也出了怨气,别是说的好听。”梦玉道:“我待宝姐姐若有一点虚情假意的,叫我..,”秋瑞道:“大爷又该赌咒了,再说会眼泪就跟着鼻子下来。”众人一齐好笑。芳芸指道:“你们瞧,前船已收入江口,今日走的这么快。”汝湘道:“咱们只顾说话,不知不觉已到了家门口儿,多会儿过了金山,也不理论。”

    正说之时,见有大小船只都在江口迎接。各船鱼贯而入,不过数里之间俱到码头。此刻轿马喧阗,人如山积。原来祝尚书灵柩已于昨日启到宅中安设。各家亲友虽遇风波,幸俱无恙,都在船中等候,以此码头边船只挤的水泄不漏。因柏夫人座船已到,各船水手好容易的将船排开,要让几号大座船抵码头停泊。头号座船正待拢将过去,不知谁家的一只小篷船要抢入码头。这些大船的水手如何肯依,吆喝乱骂,不准他湾入码头。

    那只小船偏要挤将进去,两边船上将篙子混搠,那小船篷板俱被损坏。

    正在危急,只见小舱门口有一人光着脑袋,露出半截身子,将手乱摇,招呼:“休要动手,咱们也是大人宅里的官眷,因昨日遭风到这里来投亲眷。舱里是少奶奶同哥儿、姑娘,昨日在江里受惊得病,因衣服没有烤干,走不出来。望着大船上的哥儿们高高手儿罢。咱们都是门子里的人,说起来谁还不认得谁吗?”那人高声说话,柏夫人们在座船里听的十分明白,说道:“原来是昨日遭风船,那位少奶奶也是咱们患难朋友,不可欺负他。”桂夫人吩咐:“问他是那位大人的少奶奶,到这儿投奔那家亲戚?叫两边船上不许啰唣,只管将小船同咱们帮住,一会儿的工夫又何妨呢!”

    众家人一齐答应,连连招呼。那小船得了命,赶忙帮住大座船,一同拢到码头。祝府家人们跳了一个到那小船上,细细问明来迹,赶忙过来回道:“刚才奴才过船去问过,原来那船上是节度使周琼周大人的一位寡居少奶奶回南。昨日在黄天荡遭风,将船打坏,一家落水。”王夫人忙问道:“那个周琼?”

    家人道:“是原任平江节度使,如今现任三边总制。”王夫人大惊,说道:“他是我的亲家,你快些过去问少奶奶娘家是谁?快来!快来!”家人飞奔而去。立刻转来回道:“已问过,说是荣府的探姑娘。”王夫人道声:“哎哟,心疼死我了!”

    赶忙叫周贵家的:“过去瞧瞧,说我在这里,快些同了过来。”

    周家的答应,叫人扶过船去。到了小船,走下船门,黑洞洞的也看不见个面貌。周贵家的问道:“少奶奶在那里?”

    有个人站在旁边答道:“在中舱里睡着呢。”听见有人,问道:“是谁?”周家的叫道:“探姑娘,是我。”说着,两人拉着细看,原来是侍书,见是周嫂子,一时悲喜交集。此时探春因受惊之后,母子三人昏昏睡着。侍书同周家的走到面前叫道:“姑娘,太太在这里。”那探春惊醒,急忙问道:“那个太太?”

    侍书道:“咱们荣府的太太在这里。”周嫂子低下头去叫道:“姑娘,太太差我过来,请你到大船去相见。”探春赶忙坐起身来,急问道:“怎么,太太也在这里?”周嫂子道:“说起话长,请姑娘就过船去,慢慢的细谈。”探春悲喜之至,说道:“我姑爷不在了,老爷因衙门不便,命我回家。昨日在江心将船打破,一家落水,被一个和尚将我们娘儿三个救到岸边,又救了侍书同小子张福。叫我们坐个小船到这里,自有亲人见面。那和尚倒像那里见过,一时惊慌之际想不起来。衣箱行李都沉下江去,昨晚雇了这船,烘了一夜衣服,哥儿、姑娘哭了一夜,方才娘儿三个昏昏睡去。谁知在这里遇着太太,真是梦想不到。”

    周嫂子道:“梦想不到的事多着呢,姑娘过去自然知道,还有多少太太、奶奶们在这里,请姑娘快些过去见个面儿,好一同上轿。”

    探春正要问那些太太,只见祝府里有好些姑娘、嫂子们过来相请。探春只得叫侍书同周嫂子抱着哥儿、姑娘一同都过船去。此时董升夫妻亦过船来,探春看见甚属伤心,不暇细问。

    刚到大船头上,茗烟抢着请安。梦玉亦急忙忙走过来,探春抬头瞧见,急问道:“兄弟你几时回来的?”茗烟急答道:“探姑娘,这是祝大爷,并不是宝二爷。”梦玉道:“探姐姐,兄弟是祝梦玉。方才听说姐姐在此,奉母亲之命特来迎接。”探春眼圈一红,说道:“不敢有劳。”说着,同梦玉走下舱来。

    贾府的姑娘、嫂子们瞧见探姑娘,人人欢喜。探春走进官舱,见王夫人同着好些不认得的太太们都站着等候。探春忍不住伤心,抢到王夫人面前说道:“苦命的女儿,想不到在这里得见太太。”说着,跪下去放声大哭。

    王夫人看此光景,十分伤感。母女悲苦一回站起身来,命探春拜见柏夫人、桂夫人、梅姑太太。各位奶奶、姑娘都挤满一舱,惜春、珍珠拉着伤心一会,不暇问询。接着梦玉夫妻、姐妹一个一个挨次拜完。探春见这些人都似当年闺中好友,人人面熟。王夫人又一个一个指说一遍。侍书同周嫂子抱着哥儿、姑娘都一齐拜见,王夫人瞧着十分悲喜。探春将在京拜别之后,直说到昨日江心遭难,和尚相救指引之事,大概说了一遍。柏夫人们不胜感叹。王夫人道:“昨日是琏二哥救你,怎么不知道吗?”探春惊道:“怎么那和尚就是琏二哥吗?怪不得有些面善。”王夫人又将贾琏出家之事也说了几句。探春拉着巧姑娘道:“幸你父亲出家得道,救了我们多少性命,不然昨日我母子三人也葬了鱼腹,真令人感激。”巧姑娘哭道:“手足之情,原该相护,姑妈何言感激。”柏夫人道:“今日昨日两次母女相逢,真是古今一段佳话。他们已伺候多时,咱们快些家去,不要叫老太太等的心焦。”王夫人们都说:“甚是。”

    此时,文武各官以及众家亲友俱在码头迎接,祝筠各处致谢。贾、祝两府家人收接各家名帖,一面伺候上轿,直闹了半日,太太、奶奶们才上完了轿子。将些姑娘、嫂子们急的乱喊乱叫,纷纷都要抢着上轿。看着大轿俱已去远,越发着急。幸而梦玉派了茗烟照料贾府一切,因此入画、侍书们倒不落后,跟着大轿早已前去。此时这五条街上尽剩了往祝府去的轿马,满街上来往行人兼那些买卖担子,挤了个雨雪不漏。

    众人正看热闹,谁知大街上走了火。十月间,正是风高天燥,霎时间烟雾漫天,火声哔剥,人急马惊,彼此不顾。号呼喊哭之声骇心振耳。王夫人是第一乘轿子,正被救火的兵民挡住,面前人如山积,后面轿马又如潮涌而来,越挤越多。太太、奶奶们都急的无法。正在进退两难之际,那火光之中,只听见天崩地裂一声响亮,一连倒了几堵大墙,两边人马大惊,忽然一拥,将宝钗轿顶挤去。梦玉骑着牲口正在轿旁,见轿子几乎栽倒,十分着急。那些跟班的同轿夫彼此不能相顾。梦玉正着急的要死,只见宝钗云髻上倒像一个大蜻蜓飞了起来,划然有声,越高越大。刚到那火光之中,就如一条乌龙,将火光围住。

    忽然大雨倾盆,火烟顿灭。那些山积之人,纷纷跑散。梦玉马上正看的出神,想不出这个道理,见那条乌龙正在半天,渐渐缩小,仍旧像蜻蜓一样冉冉落在宝钗身上。

    宝钗正自惊惶之际,觉着有件东西掉在衣襟上,其势甚重。

    顺手摸着一看,见是头上带的松钗,赶忙插在髻上。此刻火烟已灭,人亦松散。前面轿子趁空儿赶着鱼贯而走。祝府跟班的才看见宝二奶奶轿顶踩了个稀烂,忙找着轿夫,一同扛着无顶的轿子,挨次而去。梦玉紧紧跟着,走不到半里来路,只听见“喀札”一响,不知又断了什么,且看下回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