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蔡义江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女儿”酒令(第二十八回)(2/2)
    桃之夭夭

    [注释]

    1.妈妈——指鸨母。云儿是锦香院的妓女。

    2.去——庚辰本、戚序本属下句,今从甲戌本。

    3.桃之夭夭——《诗经.周南.桃夭》中原句。夭夭,美而盛的样子。一般都以为是言女子及时婚嫁,能宜其室家的。

    其四(薛蟠)

    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

    女儿愁,绣房窜出个大马猴。

    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

    女儿乐,一根毛毛往里戳。

    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

    [注释]

    1.乌龟——妻子与人私通者。

    2.窜——脂本多作“撺”,实是误写。程高本改为“钻”。现据文意改正。

    3.慵——困倦,懒。

    其五(蒋玉菡)

    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

    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

    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

    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

    可喜你天生成百媚娇,恰便似活神仙离碧霄。度青春,年正小;配鸾凤,真也着。呀!看天河正高,听谯楼鼓敲,剔银灯同入鸳帏悄。

    花气袭人知昼暖

    [注释]

    1.桂花油——女子用的发油。

    2.“灯花”句——灯芯之余烬结为花形。古时迷信观念以为吉兆,认为“ 灯火花,得钱财”(见《西京杂记》)。这里灯花结双蕊是婚事的喜兆。

    3.着——在这里是配得正好的意思。

    4.天河——银河。

    5.谯楼——古时城门上用以望远的高楼称谯楼,此泛指城楼。更鼓声起,也是说夜已深了。“谯”,甲戌、庚辰本作“樵”,戚序本作“瞧”,皆误字。

    6.剔——挑灯芯。鸳帏——帏帐。“鸳”作修饰词,比夫妻或男女欢好。

    [鉴赏]

    书中这一段情节写宝玉“富贵闲人”放荡生活的另一个侧面。通过他的结交,作者揭示了当时与上层人士生活联系着的都巿中逸乐的社会习俗风气。其中所有的曲令都各自切合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和教养,可见作者所熟悉的生活面是很广的,描摹的本领也很大。而且,作者虽然作了维妙维肖的仿真,却又对此类淫腔滥调时加嘲弄。所谓这些曲令不管说什么,只要“押韵就好”,它内容之龌龊混账实在无异于“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

    宝玉所作要文雅一些,但我们想说的倒不在这些方面。在酒令中,“喜”、“乐”只是“女儿”眼前生活情景的反映,是陪衬;而“悲”、“愁” 则同后来的情节发展有关,是藏有深意的。如首句“青春已大守空闺”即成了后来宝玉出家、宝钗守寡的预言。次句“悔教夫婿觅封侯”看似随便借用了大家最熟悉的唐诗,其实是非常确切地暗示了宝玉弃宝钗为僧的原因——以“仕途经济”那一套来“讽谏”宝玉的人,终至使宝玉憎恶而与之决裂。时曲只从女儿悲愁来写,可见也以暗示将来结局为主。

    “席上生风”的诗句同样并非信手拈来。蒋玉函拿起一朵大木樨(桂花)来念“花气袭人知昼暖”(陆游《村居书喜》诗,原诗“昼”作“骤”),后来他娶了袭人为妻。云儿说“桃之夭夭”(《诗.周南.桃夭》),她的妓女身份正与原诗写男女及时婚配之乐的内容有关。宝玉所引“雨打梨花深闭门”句的作者,也就是他梦入“太虚幻境”时写秦氏卧室中香艳对联的那个宋学士秦太虚,但这首词却是一首怀人不归的感伤词,词牌是《忆王孙》,起句也是“萋萋芳草忆王孙”。王孙不归,春草空绿,门掩黄昏,雨打梨花,正好使人联想到所谓“尘缘”断绝后“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的情景。何况,“梨”又是乐府民歌中常借它来谐音“离”的。所以说“女儿”——宝钗,其寓意还不很明白吗?这种“诗谶”式的手法,在后面的《花名签酒令》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一回中写宝玉与薛蟠、云儿等一批淫滥无耻之徒在一起鬼混,是为后文流言外传、“不肖种种大承笞挞”立据,也是为贾府最终被敌对势力抓住“箕裘颓堕”的把柄而遭奏本弹劾、兴狱问罪预先伏根。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