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僧一道”索隐
娲皇炼遗之石,如何能投胎下凡,成为怡红公子,全由一僧一道,施以幻术,化为美玉,又复携到“太虚幻境”挂了号,“夹带”在一桩“还泪”的奇案中(本是“绛珠之草”为酬赤瑕宫神瑛侍者灌溉之恩,此与青埂峰下不能移动“施礼”之大石,全然无涉),方得混入红尘“荣府”。而在雪芹原书中,此后凡遇劫难时,此僧道尚屡屡以“幻相”出现——所谓幻相,即相对于真相而言。真相如何?文云“骨格不凡,丰神迥异”。其状貌又是怎样呢?有诗题曰:
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破衲芒鞋无住迹,腌臜更有满头疮。(僧)
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道)
在这儿,就隐藏下无穷的奥妙了。如今试为解说——如无所解,那么作者雪芹从头至尾,设此“二仙”,意义何在?有什么必要与重要可言?岂不成了大大的一段“闲文”“赘笔”?雪芹大才,焉能落此“俗套”?
此二诗见于第二十五回,因宝玉、凤姐叔嫂遭邪术暗害,势力垂危,忽有僧道相救,此为“二仙”之第二次以幻相出现(首次是甄士隐所遇)。但前文早已写明僧为癞头,道是跛足。此两大特征,便隐涵了无穷的奥秘。我久蒙世人称号为“考证派”,其实他们识力不高,看不清我自一开始就是一个“索隐派”,只不过所“索”之“隐”与蔡元培、王梦阮等前贤大不相同而已(拙著《红楼梦新证》沪版本有《新索隐》一章,此外所揭之隐实在数量甚多)。
按我的拙见,僧是隐“佟”氏,道是隐“李”家。理由何在?盖此二家,关系于曹家及雪芹之命运者至巨极重,故“贾宝玉”此石此人的来由,是在他们身上。
佟氏历史分明,明将佟养真之子佟盛年,满洲名字叫做“图赖”,早先写作“秃赖”(见《大金喇嘛宝记》碑阴署名)。秃赖者,汉字之音义即是秃头无发而生有癞疮之人。而“佟”姓又曾为人误写为“童”,童亦秃头之义也。
佟秃赖家与清皇室是世代姻亲,远的不说,他的女儿就是顺治之妃,康熙帝之生母(后封)孝康太后者是也。孝康的二侄女又皆为康熙的妃嫔宫眷,故盛年之孙名叫隆科多者,实为康熙的表弟兼内弟——而康熙的一个公主又下嫁为隆科多之子名叫舜安羡的“附马爷”。故雍正阴谋夺位后一直称隆为“舅舅”(此已变为官称,不是私亲之义了)。
佟家与曹家在关外时即老亲旧友,佟太后又选拔了曹玺之妻孙氏为小康熙的保母(抚育教养的嬷嬷)。曹家由此方有60年的富贵荣华的家史宦迹。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