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十二层-周汝昌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四层 《红楼》灵秀(4)
    “才”的意义与命运

    才,人才,是雪芹最为关切的主题,一部《石头记》即为此而作。这人才,包括他自己,也包括他“亲见亲闻”的一群“异样女子”。

    作者一生惭恨的是“无才补天,幻形入世”。此语何义?书中已有解答,即:

    无材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①

    这说的是:“前身”为石,是无才而未能入选于补天的大功大业;“身后”托生,下世为人了,又是毫无建树,虚生枉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此两番经历,皆为人视为“弃物”,故深自惭恨,不得已,故将才华抱负,倾注于一部稗史,十年辛苦,锲而不舍。此乃为“才”而痛苦流涕之言也。

    雪芹对于他人,其重才惜才,书中用语时时流露,如:

    “小才微善”——评诸女儿(谦抑之词)。

    “才自精明志自高”——探春的“判词”。

    “都知爱慕此生才”——凤姐的“判词”。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妙玉的“判词”。

    “女子无才便有德”——李纨所受父训(引来作为反语者)。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