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支《红楼梦曲》当中,元春那一首,名为《恨无常》,词曰: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题为“恨无常”,概括了元春的命运。在四春中贾政两个女儿的《红楼梦曲》的曲词中都写到“爹娘”,元春的《恨无常》写与爹娘的死别之悲,探春的《分骨肉》则写与爹娘的生离之苦。“无常”一词,大致可作两种解释,一是命运变化无定;一是人死时勾魂的鬼。此处用来概括元春命运之悲的时候,这两层意思应该都有,也可以说是互为因果。因宫廷生活的宠辱无常,导致元妃被无常鬼勾走;也可以说,因为命入黄泉,而感叹生死得失的变化无定。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这句说元妃是在“满城春色宫墙柳”的得意之时,而遭遇“无常”降临的。“眼睁睁,把万事全抛”,对于贵为皇妃的元春来讲,万事不外乎国事和家事,不外乎她所眷恋的盛事,那“太平气象,富贵风流”,也不排除她所担心的家亡事败。而当她离开人世的时候,这一切都无法顾及了。“荡悠悠,把芳魂消耗”,这句大概是说元春死时阴魂不散。上一句虽说“把万事全抛”,但她还是有许多抛不下的事,所以芳魂不安。元杂剧《窦娥冤》第四折写窦娥鬼魂诉冤的情节,旦角的名称叫“魂旦”,演义了阴间的窦娥向人间的父亲窦天章托梦,倾诉冤情。这一剧情有助于我们理解元春的曲子。“望家乡,路远山高”,似在写元春与亲人故里阴阳永隔。窦娥的鬼魂曾倾诉:“我每日哭啼啼守住望乡台”。若将“望家乡”理解为元春还活着的动作的话,那么,“路远山高”只能视为宫墙与民间的距离宛如咫尺天涯。结合上下文,从冥界的角度表达元春的心情,似乎更通顺。“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这句写死去的元春向爹娘托梦,一是报告自己的死讯,二是嘱咐家里的后事。“天伦”,旧时指父子、兄弟等天然的亲属关系。若说元春的牵挂,除了为朝廷“朝乾夕惕”的这里专指父亲更合适一些。一百二十回本的第八十六回,写贾母在临终“不大受用”时梦见元妃,老太太说:“元妃还与我说是荣华易尽,须要退步抽身。”这里反映出续作者对《恨无常》中“天伦”的理解似乎存在偏差,“须要退步抽身”的,应该是在官场上“忠于厥职”、以贾政为首的男人们,而非早已是“享福人”的老太太。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