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性爱解码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另一种性变态:恋童癖
    据一些性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恋童癖是以儿童为对象取得性满足的一种性变态,主要见于男性。因为恋童癖有时发生在同性之间,故与同性恋的特征有相似之处。

    这种爱娈童之风,自古不乏其例。如梁简文帝就有过一首传咏娈童的诗:

    娈童娇丽质,践童复超瑕。

    羽帐晨香满,珠帘夕漏赊;

    翠被含鸳色,雕床镂象牙。

    妙年同小史,姝貌比朝霞;

    袖裁连壁锦,床织细种花。

    揽裤轻红尘,回头双鬓斜;

    懒眼时含笑,玉手乍攀花。

    怀情非后钓,密爱似前车,

    定使燕姬妒,弥令郑女嗟。

    诗的头两句点题,接下来四句写所居环境,一派女性意味,第七八句,写年少貌美,接下来用六句细描娈童的衣着和姿态,最后四句刻画情怀,认为与女子并无异样。

    《北史·齐本纪·废帝纪》里,国子助教许散愁自称:“散愁自少以来,不登娈童之床,不入季女之室,服膺简策,不知老之将至。”从反面看出当时的达宦贵人中“登娈童之床”、“入季女之室”的不在少数,否则散愁不会专提出此点来回答宣帝的问话。

    到了清代,淫狎娈童的风气更盛,患恋童癖的男子数目相当可观,在清人的笔记中,时常见到这一类的记录。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上说:“凡女子淫佚,发乎之自然,娈童则本无是心,皆幼而受给,或势劫利饵耳。”接着纪晓岚便举了一个例证:“相传某巨室喜押狡童,而患其或愧拒,乃多买瑞丽小儿,未过十岁者,与诸童戏,时使执烛侍侧,种种淫状,久而见惯,视若当然,过三四年,稍长可御,皆顺流之舟矣……”

    这里可看出,娈童之所以如此,是受人“势劫利饵”,即威势所胁利物所诱,加之蓄意地造成他们心理变态所致。而男性之所以恋童,除了古书上所说的他们与女子的容貌、性情并无二致之外,还有更复杂的原因。

    恋童癖并不一律追求行为的满足,那么其深层的心理原因是什么呢?

    有的研究者认为,人对儿童表示爱有可能是出于对童年时代的留恋,对儿童时代的表示关注和作一种回顾。或者是由于受到人际关系的挫折,特别是与亲人和自己的家庭相处不善,感到与成人社会的交往十分费力,而与儿童打交道则不需要动更多的脑筋,可以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以致毫不费劲地得到性方面的快感。

    《红楼梦》中,就有好些个恋童癖者,薛蟠便是此中最突出的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