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演员训练班,在六月底告一段落。演员们所担任的角色都已分配好了:陈晓旭演黛玉、张莉演宝钗、邓捷演凤姐等等,已成定局。这作为训练班的第一阶段,也可以叫作第一学期吧。天气也很热了,便放了假,演员各国各家,等候通知。
这时我不在北京,我在上海。
而剧组呢?虽然林妹妹、宝姐姐、凤丫头等都有了。但那还是演不成“红楼梦”呀!宝哥哥还没有呢,让林妹妹怎么办?“老祖宗”还没有呢,让凤丫头怎么办?还有薛姨妈、刘姥姥……不少戏很重的人物,都还不知道在哪省哪市、何街何巷……不止此焉,导演力量也感到不够,如果双机同开,一位导演怎能有“分身术”?
7月间,好多家报纸登出了寻找“宝玉’的新闻,一时成了全国影视迷们极感兴趣的花边消息。毛遂自荐者大有人在,据说投书北京报名参加“宝玉”角逐──甚至可以说是“竞选”者有一两万人之多,剧组不得不成立了群众来信组,专门处理这些“宝玉候选人”的来信。连远在上海、僻处沪东斗室的我,也收到不少封不相识者的来信,还附了正面、侧面拍摄很漂亮的照片。青年人爱慕影视艺术和《红楼梦》之痴心,于其笑容中宛然可见──不过遗憾的很,哪里用得了这么些贾宝玉呢?──上万名“宝玉”,一二三……报数,那不要编成一个“红楼梦”师了吗?──真是大笑话。看来这个广泛徵求群众来信的办法,还解决不了问题,还要下功夫大海捞针去找、找、找……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