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添华发双鬓,都是为红楼”
虽然不是好词,但我说的是实话。由1984年2月开始,在苏州角(lu)直拍序集的镜头,到1986年9月底全部完成,实足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除去演员训练班等准备工作、案头工作时间不计外),共拍万把个镜头,严寒酷暑、起早摸黑其辛勤劳累,真可以说是笔难尽述。导演王扶林同志两三年来,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他头发白多了。我也明显地看着他两鬓自发增多“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但这不是“等闲”白了,而是为“红楼”白了。为了祖国这份伟大文学遗产──《红楼梦》的普及,为它变为更形像的电视艺术,新添几缕白发,是值得的。“白发”,是三年辛勤艺术生涯的甘苦见证,也是三年辛勤艺术生涯的欣慰收获。
说是三年,其实还不只三年。早在1982年秋天,在上海漕河泾上海师范大学。(当时还叫上海师范学院)召开的第三届《红楼梦》学会年会上,王扶林导演就特地到我房间中找我谈话,讨论把《红楼梦》改编成电视剧、筹备拍摄等问题。屈指算来,实足也还不到三年半的时间。他现在两鬓花白,而当肘却还是头发乌黑,风度翩翩呢。
这是我和他初次见面,是红学会秘书长胡文彬兄介绍的,但他并未同来。二人初见面却都是自我介绍。当时谈到最后,一致感到:把《红楼梦》拍摄成电视连续剧,是极有意义的。但是原作的艺术界境太高,改编拍摄,条件距离太远,困难太多了。当时他还说笑话:不但钱是个无底洞,不知要花多少,而且这个宝玉,一会儿谈诗论文,象个大人,一会猴在风姐身上,倒在王夫人怀里,象个孩子忽大忽小,似男似女,上哪里去找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