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恰恰相反,我现在还写有一定数量的小说、大量的随笔以及建筑评论文章。生活中值得我写的很多,我所苦恼的是这些涌到心头的素材如何用汉字表达出来。于是,我从多方面汲取营养,而“红学”研究使我从曹雪芹和《红楼梦》中汲取到许多宝贵的营养。
【山外】:请问刘大作家,您认为曹雪芹写这本书的主要初衷是什么?
刘心武:这个问题太重要了。也是“红学”界争论不休的最大话题。我个人认为曹雪芹家族经历了康、雍、乾三朝的政治动荡,他个人也经历了从富裕公子到贫困无食的人生历程,因此,《红楼梦》一书绝不能简单地概括为所谓的反封建、争取恋爱和婚姻自由或者是写奴隶反抗,尽管这些元素在书里都有,但曹雪芹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超越了政治,超越了家族苦难,也超越了个人得失,进入到了一种最了不起的对人的生存、对人性进行深入思考的境界。我认为他在第二回中借贾雨村之口所说的“正邪两赋相激相荡论”,透露出了他的初衷,他就是要为那些被正方和邪方都忽视的个体生命树碑立传,从中表达出对个体生命有权力过一种诗意生活的无限肯定。
【览真】: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这是《红楼梦》中的两句话,《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刘老师,请问贾宝玉有什么抱负,或者说雪芹先生在此书中是否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情感,但是在《红楼梦》中为何我们又见不到宝玉对社会更多的关注?
刘心武:我认为曹雪芹在此书中不是想表达什么怀才不遇的情感。贾宝玉与那个社会格格不入,曹雪芹说“石头”无材可去补苍天,其实就是说并不想去补苍天。贾宝玉他所关注的是青春短暂的花朵般的女性的无可奈何的命运。对于作家来说有时候对社会关注的方式可以是曲折的、超越性的。
【黑趵】:嘉宾,你觉得袭人如果活到现在,在仕途和“钱图”上成果如何?她太厉害了,不仅争取到了二两银子的月利,还赶走了潜在的对手和知情者,她的才干和毒辣比较符合现在的形势,对吗?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