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知儿语说《红楼》-俞平伯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漫说芙蓉花与潇湘子(外一章)(2/2)
    作者于蘅潇二卷非无偏向,而“怀金悼玉”之衷,初不缘此而异。评家易抑扬为褒贬,已觉稍过其实,更混以续貂盲说,便成巨谬。蘅芜厄运,似不减于潇湘也。

    七八年十一月二十日

    临江仙词

    其一

    惆怅西堂人远,仙家白玉楼成。可怜残墨意纵横,茜纱销粉泪,绿树时问啼莺。

    (从本书五十八、七十九回之文,可揣知黛玉死后宝玉心情意态之一二)

    多少金迷纸醉,真堪石破天惊。休言谁创与谁承,(谓八十回盖非出一手)传心先后觉,说梦古今情。

    作于一九六三年

    其二

    谁惜断纹焦尾,高山流水人琴。禅心无那似诗心,蜻蜓才点水,飞絮漫留萍。

    多少深闺幽怨,情天幻境娥英。知从罗绮悟无生,蘅潇相假借,兼美亦虚名。

    续于一九七九年三月三日钞

    宗师的掌心(外三章)

    一切红学都是反《红楼梦》的。即讲的愈多,《红楼梦》愈显其坏,其结果变成“断烂朝报”,一如前人之评春秋经。笔者躬逢其盛,参与此役,谬种流传,贻误后生,十分悲愧,必须忏悔。

    开山祖师为胡适。红学家虽变化多端。孙行者翻了十万八千个斛斗,终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虽批判胡适相习成风,其实都是他的徒子徒孙。胡适地下有知,必干笑也。

    何以言之?以前的红学实是索隐派的天下,其他不过茶酒闲评。若王静安之以哲理谈“红”,概不多见。胡氏开山,事实如此不可掩也。按其特点(不说是成绩)有二:1.自叙说。曹家故事。2.发见脂批。(十六回本)

    顷阅戴不凡《揭开〈红楼梦〉作者之谜》一文似为新解,然亦不过变雪芹自叙为石兄自叙耳。石兄何人?岂即贾宝玉?谜仍未解,且更混乱,他虽斥胡适之说为“胡说”,其根据则为脂批。此即当年胡适的宝贝书。既始终不离乎曹氏一家与脂砚斋,又安能跳出他的掌心乎。

    七九年三月十一日晨窗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