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误读了红楼梦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索隐考释秦可卿(3)(2/2)
    在宝玉梦中,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出而秦氏隐,后文又说秦氏是警幻仙姑的妹妹,提示二者是同胞姊妹,亲缘关系密切,几可视为同一个人。换句话说,警幻仙姑实际不幻,她就是秦可卿的梦幻化身。秦可卿是通部《红楼梦》中最美的女人,她兼具另外两个美女黛玉和宝钗的美丽,是二美之总和。对于关于赞美她的赋,甲戌眉批道: “按此书凡例本无赞赋闲文,前有宝玉二词,今复见此一赋,何也?盖此二人乃通部大纲,不得不用此套。前词却是作者别有深意,故见其妙。此赋则不见长,然亦不可无者也”。意思是说,秦可卿和宝玉均是统领“通部大纲”的人物,不管赋文写得如何,关于赞美她的赋那也是不得不写的。

    警幻仙姑在此书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警幻”,即“警醒”读者阅读之幻,提供解读该书的“谜索”。例如当宝玉向她请求引他到那各司中游玩游玩时,虽然她知道会因此泄密,说“此各司中皆贮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尔凡眼尘躯,未便先知的”,可她还是带他去“薄命司”看了《金陵十二钗》的命运预言诗和画。她让宝玉将十二钗的命运预言全部看完,“欲语还羞”地“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 ‘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这实际上是作者在向读者提示: 此十二人的命运诗画是“谜索”、是“闷葫芦”。甲戌侧批道: “为前文葫芦庙一点。”这个“一点”,提示了“葫芦”一词甚为重要,否则书中没有必要反复强调、前后呼应。如果说十二钗的命运诗画是“闷葫芦”,那么十二个人就有十二个“闷葫芦”了。俗语云: “顺藤摸瓜”。如果我们找到了“谜索”的“藤蔓”,也就可以顺藤摸到瓜了。

    说警幻“欲语还羞”地把仙机泄漏,那是因为警幻在后文中对其他仙女解释她带宝玉入梦的目的时说,她是受了贾府宁、荣二公之托,要警宝玉之痴顽,使他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又说: “如此嘱吾,故发慈心,引彼(指宝玉)至此。先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尚未觉悟。故引彼再至此处(秦可卿的闺房),令其再历饮馔声色之幻,或冀将来一悟,亦未可知也。”关于这段话,甲戌侧批: “一段叙出宁、荣二公,足见作者深意。”作者深意在哪里?就在“先以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这个先后阅读的过程中。打开《红楼梦》,先看到的是满纸“声色等事”这个迷人圈子,通过“警其痴顽”后,才能跳出这个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确的解读之路。这实际上就是《风月宝鉴》书名的真正意义所在,该宝鉴就是警幻所制,其正面是“风月无边”的虚幻性梦,其反面则是血淋淋死亡之真实史实。

    毫无疑问,让警幻泄漏仙机,是作者的特意安排。这在警幻初遇宝玉时就说得明白。警幻说: “今忽与尔相逢,亦非偶然。此离吾境不远,别无他物,仅有自采仙茗一盏,亲酿美酒一瓮,素练魔舞歌姬数人,新填《红楼梦》仙曲十二支,试随吾一游否?”十二支《红楼梦》曲演的什么?是内容更为详细、制作更为精美的十二钗的预言曲词。这,真可谓是郑重反复强调之文也!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