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咏何不可,偏偏咏月?
且非是中秋十五之类正题,乃是黛玉的一句话,说因见昨夜月光好,本欲亲自作一首,如今入与学生作题目。
此处随意,一现黛玉待香菱之心,亲切相近。其二,若深读《红楼》,当回思卷首故事。香菱的父亲宴请雨村赏月、咏月之景。那雨村知恩不图报,香菱有家不得归,母在不能寻。酿成半生悲剧。
月亮当为证,香菱之诗性善根,虽劫而不能动摇也。
真正的悲剧,必要把一切人的真性毁灭殆尽。
故怜悯香菱,不必久伴薛混虫,更不是商人门户污浊场中人,必早夭也。
香菱入世,纯粹一劫。其仿佛童稚未解,仍在元宵夜的花灯街市中走迷,十来年来,一直不知所处何处,所傍何人也。而至其死时,甄士隐前往接引超度,则似慈父终于闹市中寻回失散爱女也。
看官则深为其早日解脱为慰。警幻仙境中的册子是这样写她的: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是什么使香菱早夭?
“两地生孤木” 的意思,在第七十九回就已经坐实了,是薛蟠娶了恶妇金桂。后面金桂不容英莲,折磨致死。细节则由高鹗撰之。基本是完整的。
只是《红楼梦》中一般不出现“毒药杀人”之类事情,都是“杀人不见血”的高明故事,方是贾府此等人家的层次。
“下毒”之手段,出自金桂此类商人妇,是将她并同于“潘金莲”一流。本性不差。不过又将香菱“扶正”,不合原著之意。而且,倒过来了,倒像是香菱让金桂先死了。次序不对。
按册子上写,应当是金桂活着,而逼使香菱死去才是。
高鹗之笔,也总不能令人干净。又通过甄士隐之口,交代香菱是难产而死。
写宝玉留有遗腹子,那是影射雪芹。友人爱新觉罗·敦诚有挽诗:“孤儿渺漠魂应逐,新妇飘零目岂冥”。说他留下了遗孤,还有些脉络可寻。
高鹗也要这香菱“产子”才能归天,却是无端折磨,又为薛家造孽。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