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源看红楼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序(1)(2/2)

    《对话红楼》社会反响热烈,我正飘然,突接周老师电话:“节目做得不错,但有几个错字,你记一下……”接下来就是引经据典、追根溯源,足足十分钟我被慷慨热切的声音感染着,感受的不是无知的窘迫,而是汲取的快慰。

    编导们说周老师是惟一一位与之打交道没有心理障碍的学者,他的热情能缩短一切距离。

    看到栏目的不足,他会立即写信;

    出了长篇小说,他会即时捎来;

    栏目策划会,他积极参与;

    节目评奖,他滔滔不绝;

    ……

    无奈!工作的变动让我疏离了周老师。再接到电话已是半年以后,周老师告诉我中华书局要做他的作品集录,其中相当一部分源于与《百家讲坛》的合作,“你来做序吧,为了我们曾经的合作!”周老师依然热切。

    我心怦然。

    于是有了这些文字,不能算序,只为纪念我与周老师难忘的合作。

    2005年4月8日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