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恩正曾结山野缘,亦是文字交。他的一些创作题材,常是我们共同工作中,有所悟而产生的。许多作品常给我首先过目,讨论落实其中若干科学材料。记得他的《雪山魔笛》初成时,曾就文中描述的花岗岩颜色,征询我的意见。为了烘托场景,他用“黑色”,似十分妥切。但当我告以,世间无黑色花岗岩,只有肉红色和灰白色两种。他略事沉吟,立刻提笔修改。一字之易,显示他的严谨治学态度,表现了对科学性的刻意追求。
十分注重科学性,充分表现文学性。二者兼容并包,高度有机统一,是恩正的科幻作品的精髓。非如此,不足以了解其人,也无法真正了解其文。
五、为中国科幻小说争取三个第一
在中国科幻的文坛上,恩正创造了几个第一,值得大书特书。《古峡迷雾》,中国第一部文情并茂,真正的科幻“小说”。与此同时代的作品,大多仅是儿童科普“故事”而已。
《珊瑚岛上的死光》,荣获1978年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不仅是恩正的殊荣,也是把科幻小说推向更加广阔领域的里程碑。
同名电影,是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亦具里程碑性质。恩正涉及文学领域十分广阔。除科幻小说外,这个文集尚包括其他两个分册。
第二分册,是脍炙人口的准神话《西游新记》。
第三分册,是以《来自新大陆的信息》为主的散文作品集。
这两个分册内容清晰,无需我作更多的说明。仅需指出的是,其中主要是他旅居海外时写作的。与一般海外猎奇性质的作品不同,在其行文中,无处不流露出极其浓烈的民族情感。涉外,而不媚外;居洋,无时不思故土。这是恩正作为一个正直的海外学者,所表现出的极其高尚的民族情操。恩正一生为人如此,其文岂有他异?
文章是其心镜。读恩正文,须了解恩正人。
他在弥留的最后一息,尚谆谆语其后人,要回故土,回中国去,正是他一生执着的心迹表现。读他的散文,读他的科幻作品,请牢牢记住,其中有一个真挚性情的爱国者。他,就是我们切切思念的童恩正。我永远不会忘记1997年4月21日,成都那个凄清的雨夜。噩耗传来,使我惊若失魂。是夜,雨瀑如注不息。那是我的泪洪,为故友横流难止。
恩正,我含泪为你在故土选穴。今生今世无缘剪烛西窗对坐了,让我独自在你的坟前娓娓絮语吧!魂兮归来,故国青山有穴。有待你,一代旷世学人,一代科幻大师。安息吧!我的朋友。
泪书于病榻
1997年9月9日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