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热流冲上了浪里豹的鼻子他感到心里酸酸的眼睛中有什么东西禁不住往下掉。
论名头、实力他与文天祥比都是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但在这一刻他却突然现自己理解了原来看上去那遥不可及的文天祥知道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迷茫。
丞相大人就像台上那个荆柯有的仅仅是一把匕。而敌人却前仆后继数不胜数。他因以为援的兄弟此刻只能远远看着不知道被吓破了胆子还是犹豫居然无法施以援手。
浪里豹站了起来他不想再与眼下这些江湖豪杰浪费时间。这些人一个个看上去大义凛然其实心中不过像夏无且所说那样不过是为了一个‘利’字。自己是个粗人实力也不大却无论如何要去福建走一遭要让世人看看文丞相不是一个孤独的前行者江湖中有的是人愿意与他同往。
虽然他根本不知道文天祥将把国家带到何处去。
“我去既然你们大家都忙得脱不开身我也不在此废话耽误大伙的行程!”浪里豹环视四周不屑地说道。
“咱咱们不是没商量完呢么?谁谁又说不应丞相大人招呼了!”被浪里豹的目光逼得有些心虚镇常山的身形看上去更矮了盯着桌面颤抖着声音应道。
“等大伙商量出结果来文大人的英雄大会也开完了吧!”过江龙也笑着站了起来下巴上的疤痕随着笑容上下抽*动。“我和浪里豹两个水上讨生活的见识短得了人家好处就寻思着给人回报。诸位要胸怀大志不去参加这大会也罢!”
一句话把大伙心中的那点小心思全抖落了出来。几个实力比较弱小的山大王讪讪地站了起来抗议道:“过江龙大爷又何必如此逼人就是文丞相的信里也没要求大伙一定到场。你要说去咱们就去呗大不了闹再一脸臊回来反正咱是占山的不在乎这点儿场子!”
“就是去了咱们也未必说得上话。那些宰相、尚书哪个不比咱们有学问。摆起道理来一套套的眨眼就把大伙绕进去!”有人嚷囔着把去了福建之后即便大伙都不顾一切为破虏军张目但能否对抗得了儒林和行朝的问题摆了出来。
“文大人不愿意动硬要和朝庭上的反对者讲道理但讲道理岂是我辈所长。要动枪棒么那些书生绑在一块也不够兄弟一个人杀的。可动软刀子掉书包咱们种地打鱼出身哪弄过那本事!”有人大声补充道“要我说咱不用去一起拍胸脯说句话就说文丞相打算干什么无论上刀山下火海咱都不皱眉毛。如果其他人想说得算先问问咱手里的家伙是否答应!”
包厢内的气氛由冷清瞬间转为热闹镇常山、钻山鹞子等几个谨慎派也加入了大豪言行列。反正承诺不能当真大伙个誓没坏处。将来文丞相真能誓师北伐大伙也都算远见卓识提前铺了门路。如果文丞相未等出师在内耗中已经败了大伙对过的誓矢口否认便可反正到时候继任者为了大局也不能过分相逼。
“依我看只要这个大会开起来文丞相就已经赢了。大伙不用什么誓也别争去不去的问题。先想想咱们去了能做些什么能给文丞相送个什么礼才是正经!”听众人把话题越扯越远一直没说话的方家老三方馗敲敲桌子慢条斯理地插了一句。
话音一落满屋子的豪杰们全楞住了包括已经将脚迈出了门槛的浪里豹和过江龙。他二人彼此对视一眼若有所思般点点头又慢慢地退了回来。
江湖上混除了义气之外要讲个实力。在坐的任何一家豪杰实力也与方家无法相提并论。特别是自从方家贴上了破虏军之后几乎霸占了从苏州洋到泉州港之间的所有海上岛屿牢牢坐上了沿海第一大帮派的位置。如今方三当家都放出了话来支持文天祥其他人要好好掂量一下有没有说“不”的资格。
镇常山何淑明反应最快见去福建已经成定局立刻把话题引到如何齐心协力保全自己利益上。
“方三爷说值得去当然有值得去的道理咱们跟着就是了。可去了之后与那帮当官的分说不清楚怎么办?我听人说最近各地大儒名士都在想办法向福建赶。冒着被瘟疫感染的危险也要逼着丞相大人在英雄大会上承认儒学的千秋正义把君臣纲常定下来!”
方馗理解镇常山为什么犹豫也知道他的想法代表了在座大多数人的心思。世人皆于嘴巴上小瞧‘名利‘二字可真正视名利如粪土的全天下也找不到几个。江湖中像浪里豹、过江龙这种血性汉子一直是凤毛麟角早晚要被人收入囊中的。
但这并非说文天祥的新政毫无胜算。作为体验过邵武新政并目睹破虏军及福建大都督府一步步展壮大的人方馗有足够理由相信文天祥不是“拗相公”他这样做肯定已经把众人的反应计算在内。
众人皆有私心而即将召开的英雄大会反而能以私心做一篇大文章。点点头方馗笑着说道“这才咱们应该想的事没了文丞相就没有咱们今天。一旦文大人被那群伪君子弄倒了或被人蒙蔽住咱们大伙都没好果子吃。所以福建大会大伙非但要去而且要去得大张旗鼓。至于怎么保全自我大伙想想论口才咱们辩得过6大人、邓大人么?”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