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他当做宋瑞?”6秀夫惊诧的问仿佛刚刚被人当头棒喝过了悟的目光中夹杂着几分迷茫。
现在的文天祥之表现与他所熟知的那个文天祥的确大相径庭随着破虏军与福建大都督府的壮大和展每见到文天祥一次6秀夫心内陌生的感觉就增加几分。
奉行“不语怪力乱神”古训的6秀夫甚至不止一次怀疑过空坑之战后文天祥已经死了是另外一个人借尸还魂占据了好朋友的躯壳。但前后两个文天祥身上表现出来的那股子百折不挠的倔强劲又让他坚信现在的文天祥就是当年那个文天祥。虽然现在的文天祥处事手法和原则与当年那个宋瑞相差甚远。但他们在言谈举止中对国家还有百姓那分诚挚的感情6秀夫能清晰地感受到。
那是一种浓烈而深沉的爱尽管前后的表达方式不同却依旧令人钦佩令人感动。也正是因为感受到了文天祥内心深处对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感情6秀夫才一再地出头为文天祥说话为破虏军摇旗呐喊。虽然更多的时候文天祥的所作所为让他愤懑但这种愤懑更多的成分是失望之后的“怒其不争”而不是恨之入骨。
“你可以把他当疯子或者当一个圣人但就是不能把他当原来那个宋瑞!”邓光荐抚摩着一本本印装精美的图书低低地说道。“这是第一步过了这一步你才能心平气和地考虑他所作所为的本意邓某所领悟的道理才能派上用场!”
“谨受教!”6秀夫后退半步恭恭敬敬地给邓光荐施了一个大礼。愤懑的心情渐渐平复。纷乱复杂的思绪中也随着邓光荐的几句点拨透出了几分亮光来。
“其实让邓某想起到福州参阅书籍的还是那个苗春!”邓光荐笑着受了6秀夫一揖继续说道:“大人可曾记得当日在海船上苗春骂几位内臣和言官之语!”
“当然记得否则我等也下不了让朝廷暂去流求驻跸的决心。”6秀夫人思考着回答。往事如烟从现在的角度看来当初去选择去流求的决定是大错而特错的。本以为到了流求行朝可以很快建立起一支可以掌控的力量来制约破虏军。谁想到流求的苏家不是那么好相处的主儿他们对朝廷表面恭敬涉及到根本权力的争执却是一步不让。使得几位事先对形势估计过于乐观的重臣如坐囚笼般度日如年。
而当日使得6秀夫等人做出前往流求选择的不过是苗春的一句重话。事情的起因出在那个罗伦撒人斯地文狲身上。当海上风浪平静下来时那个化外蛮夷将领航工作交给了助手自己到甲板上休息。刚好少帝赵昺也在甲板上散步双方对彼此的身份都很好奇忍不住攀谈起来。
谈话中斯帝文狲对自己的祖先“大吹特吹”认为那个罗马帝国是不逊于华夏任何一朝的伟大国家。其富庶程度和政治清明在某一面还远在中原王朝之上。本来这种以祖先成就向自己脸上贴金的行为就像出嫁的女儿总是在外人夸自己娘家好一样不值得大伙跟他们一般见识。哪个出门在外的人不会在陌生人面前吹一吹自己的故乡。但船上的几个言官和后宫的老太监们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连国家名字都叫成什么‘骡子、马儿’国家肯定是一个化外蛮夷。没见过天朝繁华才躲在不知名的角落里夜郎自大。
结果聊了一会谈话就变成了抬杠。几个太监和言官不断拿中原的繁华、物产、甚至平素不大看得起的奇技淫巧与斯帝文狲吹出来的“骡马”比较。而斯帝文狲也不甘示弱引经据典地认为文人们所说的上古之盛世和万国来朝不过都是瞎掰。禹游九州的故事多半是杜撰的。那个大禹估计连大海边缘都没涉足过。最后论战升级到对天地的认识书生们认为天圆地方大宋是世界的中心。而斯帝文狲却凭借多年航海经验说大地是浑圆的天包地就像蛋清包着蛋黄。还说这在很多国家都是常识只有大宋这些足不出户的言官还抱着天圆地方之说不放。(酒徒注:天覆地若卵黄是元朝时已经被总结出来的地理推论。元史上有专门记载。)
几位言官恼羞成怒纷纷斥责斯帝文狲以下犯上亵渎古圣。要求苗春拿出“夫子诛少正卯”把气魄来把斯帝文狲扔下船去。苗春怎么肯扔这个活海图下船置诸人的要求不理。几个胆大的言官和太监又开始弹劾苗春并且把矛头渐渐对准了破虏军和文天祥。气得苗春忍无可忍当着诸位大臣和少帝的面骂道:“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家伙一个个总以为什么都懂天下无人比自己高明。不过是坐在井口下的烂蛤蟆罢了呱呱的声势挺大却没有爬到井口看一看的勇气!”
当时在一边冷眼看热闹的人中就有帝师邓光荐。与众人事后义愤填膺的表现不同他冷静地分析了苗春的观点。认为骂得虽然重却的确击中了几个自以为是的言官的痛处。过后又仔细观察苗春的作为现这个看似粗豪的武夫实际上在默默地通过各种机会影响着少帝对外界的看法。
“那日苗春骂人的话虽然粗糙仔细想想却并非无可取之处!我大宋立国两百多年来外界的敌手和内在的形势都在变。而士大夫们却依然死抱着半本论语不放所以难免有今日蒙古人乱华之祸!”邓光荐叹息着总结“其实兴国之路不止一条。既然文大人执意要走一条与以往不同的路我们不妨静下心来看一看他的理由和打算。即使不同意至少也明白他到底想干什么。知己知彼才能把他拉回到正途上来。若一言不和就要分道扬镳甚至刀剑相向那只会让蒙古人在旁偷着乐。况且眼下行朝也没有何文大人分道扬镳或动刀子的本钱!”
“6某愿闻其详!”6秀夫频频点头郑重地答道。与破虏军彻底决裂或出其不意杀文天祥夺其军权这种念头在行朝里不是没人动过。但邓光荐最后一句话说得对眼下行朝没有和破虏军决裂的本钱。真的把文天祥除掉了或者逼反了恐怕非但破虏军流求苏家、海上方家、福建陈家和卖私盐的张家都会立刻与朝廷翻脸。没有强大的6上力量也没有海上支持更没有来自福建众商家的资金和走私商人的资助行朝在蒙古人面前恐怕一个月都支撑不了。
“邓某在图书馆中除了古代典籍的手抄本外共搬回了各色图书二十六种。其中有翻译自大食人的也有大都督府请人为了办学而临时编纂的。虽然很多书做得粗糙不堪无法与古圣先贤的著述相比但从中可以窥探新政却可窥得管中一斑!”邓光荐拿起刚刚距离自己最近的一本《商学》翻开数页指着上面的文字说道:“这本书不过是各家商号经验的总结夹杂了些新式的记帐方法没什么太多花样门道。但其中有几句话却总结得非常经典6相请看……”
6秀夫顺着邓光荐得指点看去只见在一篇论述赚钱多寡与利益分配的篇章里有人用炭笔加重了几句粗鄙无文的话“有赚不为赔利益相左者取其交!”
6秀夫虽然素来瞧不起商家却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把几句话翻来覆去了念了念联系到今日文天祥给乃颜使者的折扣若有所悟。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