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五章 龙吟 (五)
    漫天焦雷炸得崖山行宫内瑟瑟土落。

    昏暗的烛光下大宋行朝的文官们彼此相视目光中充满了凄凉与无奈。大熊州、小熊州、香山、三江行宫外围的岛屿半日内相继失守曾经被视作天险的崖山已经无险可凭。大宋行朝此刻战无兵退亦已无路。

    “太后臣以为此刻应马上送皇帝陛下出海暂避元军兵威。寻找时机再重整大宋旗鼓!”礼部侍郎邓光荐急切地劝告。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出这个建议了得到的回答依旧是一声低低的噎泣坐在空荡荡的龙椅侧面的杨太后仿佛没听见邓光荐说什么一般只顾着落泪。

    自从国舅公杨亮节的遗体被忠勇的士兵们抢回来后杨太后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无论大臣说什么话她都以哭泣相应。此刻杨亮节那插满了羽箭的遗体就摆在她的脚下这位被言官们讥讽为不会做事只会揽权一心想把朝廷的军队化为杨家军的国舅人生最后一刻走得极其雄壮。在听说自己的本家兄弟杨元礼把府库物资全部献给元军后他硬是以三百死士攻上了香山岛打得香山岛守军抱头鼠窜。若不是关键时刻遭遇了吕师夔所带的接应元军香山岛就会被重新夺回到大宋手上。

    面对五千元军杨亮节提枪入阵直取中军。向来以勇武著称的吕师夔不得不掩旗避之。

    杨亮节透阵而过吩咐麾下亲兵回报崖山行宫香山已失。然后再度提枪杀入元军重围直致力尽战死。

    “6丞相您看……?”邓光荐得不到杨太后的回答又把头转到6秀夫这边。

    “上了船我们能去哪呢?”6秀夫轻轻地摇了摇头打断了邓光荐的话。

    是啊上了船我们能去哪里呢?诸臣相对黯然。崖门内大宋水师的战舰尚存一千余艘其中不乏两千料以上的军船。但此刻伶仃洋外风高浪急参照海民的说法是“一出崖门片板不归”。驾船出航只是比战死多拖延了几个时辰并且死后连尸骨都找不到。

    “那也好过等死吧说不定海上还能闯出一条生路来!否则杨大人岂不是白白丢了性命!”邓光荐不甘心坐以待毙继续劝道。杨亮节几次乘船来往与崖山与福州之间留在崖山的诸臣之中他应该是最懂海情的人。邓光荐总觉得杨国舅到死还念念不忘让皇帝出海必然有他的道理。但具体道理在哪他亦说不出。非但他自从张世杰、苏刘义等人离开翟国秀、顾铠等人相继投降后整个行朝已经没有一个通晓水战和航海之人。所以此刻纵使没有风浪出海亦是一场以生命进行的赌博。

    6秀夫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似乎心有所动。还没等邓光荐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行宫外响起一串脚步声。宫门口一个太监打扮的人扑到在地哭叫道:“启禀太后同知枢密院事王德大人刑部尚书申维时大人工部侍郎杨守道大人户部员外胡靖大人一起服毒自尽了……!”

    “什么?”6秀夫几步走到宫门前大声问道。他派人去传百官来大殿议事几个大人迟迟未到。假了太后的懿旨再次派人去催没想到催回来的却是这种结果。

    “王枢密和申尚书等六位大人服毒自尽了。临去前留言说大宋已有一帝有辱社稷断断不可再辱。请6大人好自为之……”报信的太监跪在泥水里一边哭一边转述道。

    6秀夫的身体晃了晃后退几步才勉强站稳脚跟。

    几道闪电当空划过蓝紫色的光照亮他绝望的脸。滚滚雷声从天际而来震得殿中每个人的心都跟着颤。

    悲凉而压抑的感觉在大殿中越来越浓越来越浓。

    “列祖列宗啊!”惠王赵兴栋悲呼一声低头撞向了殿中金柱。

    整个金銮殿都跟着晃了晃出一声沉闷的响。血光四溅诸臣拦阻不及眼睁睁地看着惠王的尸体被柱子弹开软软地仆倒。

    金殿内响起一片悲声。正在给弟弟清理身体的杨太后迷茫地抬起头看看众人又将头低下眼泪一条线般洒在杨亮节的锁甲上。

    “报浅滩水涨贼舟逆滩而上凌震将军不敌已经退过大岭。何去何从请6大人做决断!”

    没等众人从悲伤与震惊中缓过神来一名浑身是血的小校闯进宫俯在金殿前报告。

    听到此言众人心里更加绝望。崖山与三江岛之间的水道被珠江所携带的泥沙淤积据海民说已经几十年都无法行船。所以众人以为张弘范取了三江岛后若想攻上崖山也得驾艨艟从熊州和三江岛之间的水道过来。十几里水路行船要耗费很多时候。谁料到此刻天欲亡宋连浅滩都跟着涨水能托起运兵的艨艟来。

    “报瑶光舰被风浪推动撞在奇石上沉没!”报信的小校刚从泥浆中爬起来又一名士兵闯进来伏在阙下。

    “啊!”邓光荐后退数步无力地倚在了殿柱上。

    瑶光舰是幼帝赵昺的座舰整个舰队中以此舟最大一向是最抗风浪的。瑶光舰在官涌港内海中奇石旁被其他战舰环绕而泊。这艘大舰都被风浪击碎其他战舰想必更是难保大宋朝最后一丝活命的希望也断绝了。

    “天亡大宋!”诸臣彼此目光相交顷刻间想到了一处。

    “太后事已至此该唤醒官家了!”6秀夫整顿衣冠上前施礼大声奏道。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