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章 对峙 (二)(2/2)

    “非也这些器物却是我破虏军击败北元的关键!”山洞深处传来一声冷冷的回答萧资板着面孔从一面石壁后走了出来。

    萧资追随文天祥多年对其最是敬重。当听说6秀夫和张世杰二人曾试图在前线火并破虏军心里就生了嫌隙。按他的意思科学院根本不欢迎6秀夫等人进来参观。被文天祥硬压着才勉强应了。现在听到6秀夫的话语里隐隐有指责之意当即不满地接过了话头。

    “愿闻其详6某洗耳恭听!”6秀夫拱手施礼丝毫不以萧资的不敬为忤。自己的部下受了文天祥小半天的熏陶已经被其腐蚀得冰心蒙尘。现在得到机会6秀夫也要表一些“纯正”的儒学观点熏陶一下文天祥的臂膀。明的争斗朝廷和破虏军之间暂时不会生但暗中的影响6秀夫却不愿放弃。

    “6相可知一套琉璃杯在市面上价值几何?一把钢弩成本造价多少”萧资走到木架前端起一套玻璃酒具在大伙面前细细把玩。

    表面被磨出许多菱面淡紫色的夜光壶在烛火的照耀下散出璀璨的光星星点点跳跃着牵引着大伙的视线。纵是定力足如6秀夫者也禁不住愣了一下。强忍着将目光收回来6秀夫低声答道:“这套酒具恐怕是有价无市。世家大族购之出价定在万两纹银之上。破虏弓么杜员外给皇上的奏折说每把价值二十两!每支钢弩价值五厘!”

    “正是如此!”萧资耸耸肩膀接过6秀夫的话说道:“我破虏军为江淮军、兴宋军、复兴军提供器械从来没收过一文钱。纵使我等不计较得失虞人、工匠的薪水也要花银子。他们的一日三餐要保证。卖一盏夜光壶出去就可换回数百把钢弩的物资换回几百名士兵的口粮何乐而不为?没有这些大人眼中的俗物银子从何来米粮从何而来大人品格再高洁却也不能差遣士兵饿着肚子打仗!”

    “这!”6秀夫被萧资的话噎得直翻白眼儿。他是个忠直之士虽然偶尔犯些迂腐的错误但并非不讲道理之人。沉吟了半晌整顿衣冠对萧资深深施礼“谨受教!6某唐突了!”

    ‘你唐突的地方多着呢!’萧资心道‘6大人进科学院少见多怪!’。脸上却堆起一片笑容长揖回礼。一边和众人寒暄一边大声宣布:“大伙远道而来我科学院无以为敬。架子上的玻璃器物每人可以任取一套作为破虏军给诸位的礼物。还望诸位回朝后记得在皇上面前见证我等之忠诚!”

    话音刚落官吏们立刻出了一声欢呼连声感谢着向木架子围了过去。6秀夫有心拒绝看看大伙热切的神色叹了口气默默退了开去。

    “文大人请随我来!”萧资轻轻走上前拉了拉文天祥衣角。

    文天祥何等聪明之人见萧资突然大方地赠宝就猜到他想把大伙的注意力引开。看了6秀夫一眼悄悄地跟在了萧资身后

    17knet

    转过岩壁萧资在墙上拍了拍打开一道暗门将文天祥迎了进去。从里边小心地将门栓好给文天祥搬来座位然后谨慎地打开数把锁从一个四壁有数寸厚的铁柜子里拿出一个长长的绸缎包轻轻地摆到文天祥面前的桌面上

    17knet

    淡蓝色的绸布中躺着一根细长漆黑的铁管子。管子内外壁都磨打得极其光滑带着细细的螺旋状花纹。文天祥愣了一下旋即惊讶地站起来用颤抖的声音问道:“你成功了!小子!”

    17knet

    “成了用双层铁管相套每根造价大概是三两多银子。如果手工打制造耗时半个月。如果用水轮带着机械卷制每台设备每天可得二十余根。只是内膛磨起来异常费力!磨好一根没一个时辰不可”萧资走到文天祥身边激动地解释。

    这是文天祥梦寐以求的成果。钢弩造价高昂耗费材料巨大随着工部官吏将技术带回朝廷北元通过设在行朝中的眼线将逐步掌握除材料冶炼外的全部制造工艺。如果鞑子头决定不惜造价仿制凭借北元的国力很快元军中就会出现类似的产品。

    所以随着前线战局稳定火枪的研制工作就一天天紧迫起来。以这个时代的铸造工艺制造大口径火炮不算难事制造口径只有寸许的火枪却甚费周章。

    枪管制造是第一个难题。这么细的管子已经越了整个时代铸造技术的极限没有一个巧匠能用钢水将枪管直接铸造出来。

    开始的时候萧资和林恩老汉采取在钢柱上钻孔的方法制造枪管。一个熟练的工匠完成钻、磨两道工序也需要几天。非但效率极其低下并且不能保证成品率。

    “是林恩老前辈琢磨出来的办法用回火后的薄钢条烧红后绕着铁棒缠。先在铁棒下部卷住钢条的一个角边旋转铁棒敲敲打打边拉紧钢条的另一端。只要缠得均匀就能得出一条带螺旋缝隙的钢管。然后再用硼砂和铁屑在火上将缝隙焊牢了里外磨平就完成了第一道工序!”萧资举起铁管对着灯光兴奋地介绍。灯光照在他的眼睛中文天祥看到一根根粗大的血丝。

    这孩子不知道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文天祥接过钢管细细的抚摸丝丝缕缕的温暖从焊缝的痕迹处传来。任何时候自己都不是孤军奋战有萧资、杜浒、陈龙复等人无怨无悔地支持着自己。

    “如果用机械就方便许多。一则机械力大拉住钢条的夹板出力均匀。第二旋转部件转动度也固定转出来的东西成品率高。工匠只需要注意调节旋转部件和斜拉夹板的角度就成了几天就能学会不是什么难活!焊缝的活是铁匠们早干熟了的。磨光的活也用机械出的活匀光整!”萧资没注意到文天祥的表情自顾述说着自己的心得一年多来他已经完全投入了自己的角色机械、设备和产品在他眼中就像有生命一般。每当有新产品的诞生他就会如看到初生婴儿般欣喜。“把两根铁管套起来让钢管上的焊缝相互错开就可以避免炸膛。这是关键可以通过调节制造内外钢管所使用的钢条宽窄来解决。如果成批制造就更简单内管用一个尺寸外管用另一个尺寸不混淆就成了。开始造起来非常慢每个工匠干一个月顶多做出三根。后来我们试着用水车带动钢棒旋转用车钳和螺栓挤住钢条造起来快得多度和成品量都过了制造弩臂。现在大牛他们已经开始照着火炮的样子造齿轮、打火锤、弹簧和引火点。组装起来就是一把小形火炮。到时候装上火药和弹丸每个人手里就有一门小炮!”(酒徒注:铁蕊旋缠法制管是戚家军的标准造管法。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戚家军的资深工匠手工每月可造两支枪管。)

    “是前装药还是后装药!”文天祥听见自己的声音在颤抖经过百丈岭上那几次打击他基本上已经对火枪的生产不抱任何希望。眼下萧资突然拿了根钢管给他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

    “后装按照您画的那个样子还准备装枪刺!”萧资得意的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钢制枪管柳木质枪身。打火锤及联动弹簧在枪下固定。枪管分为子管和母管和套管三部分子管是咱破虏军军制尺寸标准12毫米内径一米长。前端装了准星尾端用螺栓拧死了不会露烟伤人。图纸已经画出来您看基本上是这个样子!”

    文天祥激动地从萧资手中接过图纸在灯下慢慢展开大手过处留下湿湿的汗渍。林恩老汉和萧资二人画的图很仔细火枪基本上仿照了文天祥在“天书”中刻画的样子。为后装击打火式全长一米五左右。由联动的子管、母管和套筒保持密封右侧设计了一个添弹槽可装入定量的火药和精钢子弹。子管外有母管保护当装填火药和弹丸时可拉动手柄将母管前推。火药装入后松手母管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盖住药槽。套筒包住子管、母管和内部弹簧固定在木托上侧面开槽供母管上的手柄移动。三层枪管的正上方火孔对齐套管和母管孔大子管孔小通过管壁形成的深坑状。引火孔内可放上火石与硫磺混合物做的“炮子”。炮子上方悬挂着打火锤扣动扳机打火锤便会落下打着炮子引燃子弹里面的火药将子弹高推出。

    这已经初步具备了文忠记忆里步枪的特点只是无法解决铜壳子弹和火帽问题里边装的也不是文忠记忆中的射药。但这种利器已经远远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即使是文忠记忆中诞生在明朝初年的火枪也远远比不上这个先进。

    文天祥握着图纸的手颤抖着心激动得几乎要跳出嗓子。如果用这种武器装备部队完全可以弥补宋人体力不足的弱势。纵使在平原上对决也未必一定输给蒙古铁骑。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带领破虏军冲进了大都城。将那个以杀人为乐趣的皇帝从龙椅上揪下来接受世人的审判。让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理学家们睁开眼睛仔细看看被屠杀者的惨状让他们听听被征服者的哭声。

    “丞相可不可以投产?”萧资捧着图纸小心翼翼地问道眼中充满了热切。

    “越早越好先造一批样品出来找隐秘地方试用边试边改不惜血本。等出拿出最终产品后就把造弩的工作慢下来转向火枪制造。还是跟造弩一样关键部件咱们自己控制把零件分散到民间去最后拿到这里组装!”文天祥从沉思中回过神大声吩咐。

    “知道了朝廷那边?”萧资点头答应随即向文天祥善意地提醒。

    “这是绝密在有能力拿出换装一个标将士的火枪数量前不给任何人知道!”文天祥果断地做出决策顿了顿低声补充道:“短时间内朝廷不会再有其他动作针对破虏军。但将来如何我们无法预料。所以能留一些秘密就保留一些。至于将来怎么样取决于朝廷不取决于我们!”

    “嗯!我等愿意永远追随丞相!”萧资后退几步看着文天祥的眼睛郑重承诺。这句话他早就想说但一直没找到时机。

    朝廷算什么如果朝廷不能负担起应负的责任破虏军就应该走向独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跟着文丞相走下去大伙将来的成就肯定比跟着前途未卜的朝廷好。

    “眼下赶走蒙古人是第一要务。等将蒙古人驱逐后我希望咱们在废墟上建立的是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国家而不是重复秦汉以来的兴衰更迭!”文天祥笑着拍了拍萧资的肩膀转身拉开门走出了岩洞。

    将来的中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那还是很长远的事。眼下需要的是把第一步迈好把基础打实。如果大部分国人通过这次劫难能翻然醒悟理解文忠记忆中那些民权与契约理念。纵使将来有人想重复那套君君臣臣的奴役模式也会被百姓拉下马。如果经历劫难后的百姓依然喜欢下拜喜欢让明君与清官来左右他们的命运以自己以现在的破虏军众人未必能真的改变什么。

    文忠记忆中那些军阀掌握的武器和知识远远过了自己和眼前这些人。但那些军阀的作为比大宋皇朝却高明不到拿去。在仁爱和包容方面反而远远不及。

    自己、6秀夫、邹凤叔、张世杰这些人终将成为过去。而新的时代将由萧资、刘子俊还有今天随6秀夫前来的这些年青人来创造。

    历史因文忠的灵魂到来而已经改变但变向何方还是个未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