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合围 (一 下)(2/2)
    索都不得以只好令汉军副元帅刘深分兵回救漳州九龙江畔一场血战刘深不敌张世杰和杜浒被迫引军向上游突围索都后路尽失。

    屋漏偏逢连夜雨左翼军在当地商人的收买下突然兵变。蒲家兄弟被乱军所杀。腾出手来的破虏军立刻调头西进三支大宋军队团团将索都困在中间。无数在漳、泉一带观望的盗匪趁火打劫组成义勇军前来助战。几番激战下来索都的防线一再被攻破不得不收缩到文蒲山一带。

    随后张世杰部渡过九龙江与许夫人文天祥一起将三万元军困在文蒲山东南一个方圆不足十里的半岛上。背对大海粮尽援绝索都数次组织夜间突围都被联军死死顶了回去。

    但从军事角度来分析扭转了大宋危局的福建战役破虏军胜得险之又险十分中有七分为侥幸。但如果脱离军事角度从福建战役前后生的一系列事情上来看破虏军获胜索都被困又是一个必然的结局。

    一切还得从杨亮节离开福州时开始说起比起前线战局的千变万化一个多月来大宋行朝上对文天祥态度的变化毫不逊色。

    当国舅杨亮节出使福州回来后大宋朝庭上立刻爆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一些言官和随朝世族纷纷上表要求小皇帝下旨声讨文天祥和破虏军。剥夺文天祥的一切官职和封爵并号召天下忠义之士讨伐此不道逆贼。

    出人意料的是以杨亮节为的皇亲国戚势力突然调转方向完全站到了破虏军这一边。先是引经据典根据王安石改军制张浚撤厢建军等种种本朝已经有过的先例论证改变军制乃是丞相的份内职责。然后以破虏军只是将军队结构更加细化兵制实际上与“将兵制”相差不大的事实驳斥了言官们对文天祥擅改祖制的弹劾。最后以诸多战例证明当时整个朝堂漂流在海上文天祥一军独秀功在社稷。纵是有不当举措也应该忽略不计。

    正在辩论双方各抒己见僵持不下的时候。破虏军进攻泉州兴兵为宋室复仇的消息突然传来。朝廷上对文天祥和破虏军的所有指责一下子变成了站不住脚笑话。

    毕竟大宋三百年除了被冤杀的岳武穆还没有一个“逆贼!”、“奸佞!”曾经试图为皇家复仇。

    消息在民间不胫而走军中低级军官对破虏军在前线浴血奋战朝庭上不兵助战反而拖破虏军后腿的行为议论纷纷。

    而坊间巷里的流言更是对朝庭目前的举止充满鄙夷。一时间外界非议之声四起无论文天祥是否有造反的企图在世人的议论中都变成了朝庭步步紧逼试图逼一个忠直之臣领兵造反的事实。

    无形的压力面前很多言官自动闭上了嘴巴。庭议上向来不介入朝廷争端的禁军统领凌震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根据实际战例论证了文天祥改变军制的好处及其对眼下抗元战争的现实意义。

    凌震一系的介入让几个坚持说文天祥大逆不道的官员和统军将领措手不及。顷刻间朝中舆论调转方向把一顶顶高帽子戴到了文天祥和破虏军头上。

    原来大逆不道的行为都变成了当机立断。不报朝庭擅自改变地方治政方式的罪名也变成了事急从权。

    很多不明就里的人目瞪口呆。只有张世杰、苏刘义等少数核心人物知道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什么。

    外戚集团的突然变卦不难理解两大船的金银细软还有大把的大元交钞足以让他们将黑的说成白的。

    但凌震的态度却代表了杨太后、6丞相和小皇帝的意见。就是无论如何要把破虏军拉回大宋这条船上来。

    文天祥在福建的战绩和民间声望让朝堂上的有识之士很快认清了这样一个事实。把文天祥说成逆贼未必能动摇得了他于天下豪杰心中的地位也未必威胁得了破虏军的生存。但离开了破虏军的支持朝庭却未必能生存得下去。

    至于拒绝支付火炮和钢弩的错误被自动忽略。在仔细考虑到民间舆论和文天祥可能进行的选择之后张世杰做了一个冒险的决策出兵配合破虏军打通广州到到福州的通道。

    为大宋皇室复仇是每个大宋臣子的义务。拿下泉州的一方在将来的争执中就占据道义的制高点。

    打通了福州到广州的通道火炮和钢弩的秘密破虏军就不能独享。同样是拱卫大宋皇室的勤王人马克敌利器也应该见者有份。

    抱着各种目的一盘散沙般的各路勤王人马再次站在了张世杰的令旗下。从泉州兵败后就除了嫡系数千江淮劲卒之外再调不动一兵一将的张世杰立刻如鱼得水迅布置了绕过潮州直取漳浦的战略。

    福建局势一瞬间逆转。

    “天亡我也!”杀人王索都在最后的日子里对着苍茫的大海感叹道。

    他不知道亡他的不是天而是人心大宋百姓的复仇之心。是对刽子手的仇恨让大宋行朝隔阂甚深的几方势力出乎意料地团结了起来。而团结起来所爆出的威力照亮了整个迷茫时代。

    “文丞相武不及张公世杰谋不及陈公宜中。时敌我双方智略乎丞相之上者比比皆是。然丞相始终能因势力导终操胜券。时也运耶?盖其眼光独到目光已越历史尔!”史学家在五十余年后如是记载。他认为文天祥当时能使出引导舆论、贿赂双方官员、截杀信使制造消息不对称等诸多后世兵家口中的经典辅助手段是因为其高瞻远瞩目光越了历史直达未来。

    他的观点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那些参加过福建战役的老兵却不这么认为。

    “文丞相没有越历史他恰恰融入了历史当中知道那些挣扎于历史大潮中的普通人他们最需要什么追求着什么!”

    “因此他和大伙一起创造了历史。”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