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那新式油灯亮并且省油孩子读书也不会熏坏眼睛。穷文富武庄户人家的孩子上了学将来就不会在土地里寻食。
做官也好经商也好。只要做文大人那样的好官杜大人那样的好商人就给父母长脸给祖宗长志气。
庄稼汉们盘算着合计着。脑海里慢慢多出了女人喜欢的头花孩子喜欢的糖果还有一壶平时不敢喝也舍不得的花雕酒。
心中慢慢被幸福填满眼睛里也闪出希望的光。
各家米店前卖粮的人群早已沸腾。粮食出了手的乡民们兴奋地数着碎银用牙挨个咬上一遍不管银子上还有别人咬过的齿痕也不管手上还粘着稻壳的碎屑。
火云居士带着米店的大小伙计忙忙碌碌地在自家米店里将收来的粮食上秤装到统一的大麻袋里。
趁机压价大斗换小斗的事情是不用想了。丞相府的告示早就贴到了城中各个米店门口。为防止商人们在丰收的时候赚黑心钱丞相府早在半个月前就通过报纸和邸报、公文等手段严令各地官员确保秋收。粮食收购价格必须与去年持平还明确说明了如果有投换粮斗克扣百姓银钱的情况百姓可以去哪里投诉。丞相府的官员将怎样处理。
半个月来经过那些读书雅士和走江湖说唱的闲人评论传达所有百姓都知道了这个命令。和以往大丞相府的那些均田、免税政策一样非但有条文框架还有辅助执行的各项措施。
如果商家和地主违背政令百姓则可去地方官员那里投诉。如果地方官员不肯受理或勾结豪绅则百姓可到丞相府告状。或者在丞相府派出的巡回监察使到来时拦路喊冤。丞相府会专门派人给大伙主持公道除了处罚相关官吏还会对百姓的损失作出相应赔偿。
如果真的像青阳道长所说文丞相在收买人心。至少丞相大人为收买人心花足了本钱。摇着头火云居士郁郁地想。
与去年持平的价格收购粮食他的米店并没有损失。丞相府的度之员外郎杜规早就通知过各家米店他们收上来的粮食丞相府可以用多出一成的价格购买。米店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件第一保证粮食的质量。第二将粮食装袋集中送往大都督府后边的公库里。然后就可以跟据上缴粮食的总数去都督府相关官吏那里领取银子。
仔细算下来米店的收益比往年多了数倍并且其中没一文昧心钱。白花花的银子沉甸甸的铜钱让火云大犯思量。
“这样的官儿真的要除之而后快么?”火云在心里一遍遍问自己。活了半辈子大宋的天下也好蒙古人的天下也罢这样讲道理的官府他没见过。这样负责的官员他只在评话里曾经听说。
“跟上文大人算有好日子过了!”一个卖了粮的百姓捂着鼓鼓的褡裢感慨地说。
“可不是么这才是真正的青天大老爷!”立刻有人附和。
老百姓厚道但也认死理。白花花的银子沉甸甸的铜钱在他们心中比君臣大义分量大得多。
“一群愚民!”打扮成小伙计模样的多福道长嘟囔着骂。他受到青阳道长指使混在火云的米店里观察不远处大都督府的布防情况。艰苦的扛粮包工作让他对文天祥更加嫉恨。
刺杀这样一个大人物过于艰难。
虽然文天祥身边的侍卫都不是什么武林高手丞相府周围戒备的侍卫也不多。但一天到晚几乎见不到文天祥走出丞相兼大都督府的前门。这个大宋右丞既没有登高赋诗的雅兴也没有去青楼品酒赏花的爱好。刺杀这样一个除了去军营就是回府办公的人下手的机会实在太少。
从丞相府正门冲杀进去那是荆柯、聂政这样豪侠才能做的事。多福和青阳等人虽然自诩侠义却没古人那副忘我的胆量。
“掌柜的今天的米请送到大都督府后院的‘天’字库!”一个官差模样的人走进米店亮出号牌客气地命令道。
“知道了马上给您送去!”火云道长高兴地答应一声小跑着去安排伙计。
多福道士放下手边的活低着头凑了过去。因为办事不利他已经被青阳道长训斥了好几次。想想青阳那疯狗一样的嘴脸多福的心里就仿佛有无数小鼓在敲。眼下有个机会可以混进大都督府他当然不会放过。
“你去吧路上小心!别惹麻烦!”火云居士叹了口气对着多福低声叮嘱。他不敢阻挡青阳的安排也不敢打击多福的积极性。在这伙一心想投靠蒙古人升官财的人眼里自己已经是个肉中刺。一旦再多管闲事说不定哪天先被同门师兄弟给清理了门户。
“原来是文大人买了我们的粮食我还奇怪呢怎么今年伙计们没有鸡蛋里挑骨头!”听到了官差的话一个卖粮的百姓跟同伴嘀咕。
“当然了赔钱的事掌柜的们怎么会做。卖了粮我得去庙里上逐香去。文大人不收咱们的赋咱们就求神仙保他个平安吧!”收到了钱的百姓大声回答。
“是这么个理儿这样的好官点灯笼都寻不着。他不收礼可咱不能不讲良心啊!”百姓的话在火云耳边不停地回荡。
良心?火云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胸口。心从早晨起一直在砰砰地跳。贴着胸口的护身符已经被汗湿透了粘粘的摸在手里说不出的难受。
酒徒注:感谢大伙踊跃提建议本周精华完。周一再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