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弄潮 六
    指南录,第三卷薄暮弄潮六,其他文学,世纪文学21oobooknet/->->->|||||第三卷薄暮弄潮六暴雨肆虐地抽打着地面。

    在这多灾多难的时代天上的风云也变幻末测。狂风夹杂着大量的雨水从海面上冲过来肆意纵横。闽江上黄色的巨浪像山一样高在风和海潮的双重作用下一会拍向天空一会儿扑向堤坝。

    风雨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比风雨更迷茫的是看风雨里的人。

    闪电从半空中砸下来照亮祥云观正殿上一干神明的脸。所有土偶木梗都垂着眼帘对侧殿密谋的诸人视而不见。

    这样的天气通常什么香客善人前来施舍。偏偏堂下站立的是一群被雨水打得像落汤鸡一样道士围着道观里的诸神低声细语。

    “火云道长天师可是传下了口谕见达春将令就如天师亲临!”靠近窗子的一个麻脸汉子声音稍大惊得所有人都不安地后退了几步。伸长脖子四下里打量了好几回才有一个头稀疏的老道低声叱责道:“多福你乱讲什么大家既然来了心里自然明白该怎么做!”

    “达川先生当然不急你是个在家修行的居士有宅有田。而我等却是住观的当然要权衡时势了!”麻子脸不高兴的把老道的话顶了回去同时暴露了自己着急的缘由。龙虎山教规不严弟子分为居家修行的先生和住寺修行的道长。通常家里有产业的都不入观。而没有恒产者则挂靠在道观内靠着平日百姓的捐献和道观的地产过活。偶尔兼一些装神弄鬼欺压良善的买卖。

    眼下文天祥在福建路北三州鼓励工商均田免赋减租减息。大部分没有田产的流民都分得了土地一些长期租种寺院田产的佃户也开始与寺院协商减租。这让一些道观寺庙的损失巨大每年光田租就少收百余石所以从道观主持火云到洒扫的道士一个个都急得直跳脚。

    “只是刘子俊那厮在福州城眼线众多一旦乌大人失败大伙都担待不起!”道观的主持火云道长犹豫着对即将做的事情有些举棋不定。

    按情理五斗米教的传人的确该唯蒙古人马是瞻。早在蒙古人还没南下之前忽必烈已经派遣特使秘密选召了三十五世天师张可大双方相谈“甚为投机”。此后五斗米教教众在元军南下时就充当的说客和眼线的作用。作为回报忽必烈命令张天师主领江南道教所有五斗米教信徒的田产不交田赋生意人也可免税。

    这种优惠政策让五斗米教迅膨胀为江南第一大教派隐隐已经有了凌驾在北方的全真教之上的势头。与全真教的清净无为的讲求不同五斗米教崇倡入世修行道门弟子与官府往来极其频繁相互之间利益瓜葛非常大。

    文天祥打下福建北方三州半土地后大力推行他的战时新政。祥云观昔日在北元享受的特权荡然无存佃户要求减租投身与五斗米教中请求庇护的小商贩也因为破虏军控制地区开始实行一税制而纷纷离去。

    利益受到损失后一些教徒已经暗中和城内豪强勾结向破虏军施加压力。此时接到达春命令要求他们配合蒙古武士乌云其云游道士柳青扬等人刺杀文天祥热情更是大受鼓舞不顾外边天气恶劣聚集在祥云观中商量对策。

    观主火云却是个持重的人虽然自家产业在文天祥的治下受到了些损失但一方面迫于文天祥兵势一方面迫于内心压力迟迟不肯让归他隶属下的几位武艺高强的道士出手。

    “火云道友我看时不我待啊。当年皇上与天师相遇天师曾预测二十年后天下一统。眼下二十年之期已经过去大半而文疯子却不肯顺应天命还百姓于太平盛世。并且用的全是闻所未闻的邪魔歪道恐怕是妖孽转世为祸人间来了。为天下苍生计我辈也应该仗剑除魔!”衣着光鲜背着宝剑的青阳道士分开众人径直走到火云面前说道。

    他俗家姓柳是个扬州妓院出生的小混混儿。后来加入了天师教在鞑子南下时屡立奇功。这次达春特意派他从广州派来与福州道友联络让他骨头都轻了几分说话间隐隐带着尚方宝剑在手的优越感。声音拖着长长的尾音听起来特别像命令。只是嘴巴有些歪说起话来眼角和嘴角同时抽*动给人阴阳怪气的感觉。

    这句话的分量非常之重非但主持火云殿中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三十五世张天师曾经在忽必烈面前预言天下在二十年后统一。这句话增添了忽必烈南下的决心也成就了五斗米教的声名。眼看着文天祥的势力越来越大如果到了天师预言的二十年之期大元将士还像现在一样忙着四处“救火”五斗米教的神话就要破产非但大批信徒会流失蒙古人的支持也将不再。

    见众人都被青阳道士的话打动头稀疏的达川居士轻轻咳嗽一声说道“可我常听人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前些日子文天祥的文集付梓贫道在市面上买了一本其中有语深以为然。其以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学派道统之争则在国家之下。由是看来我一宗一派之兴衰真的比百姓生死、国家兴亡还重要么?”

    众人之中他是坚决反对接受达春所派任务的。蒙古人所过之地尸横遍野本来就与道家的悲悯之心格格不入。三十五代天师与其合作已经是下乘之举。但有着北方全真教的榜样在还可以推说是为了劝说忽必烈减少江南地区的杀戮用谎言搪塞天下悠悠之口。如果五斗米教真的成为蒙古人手中的打手从暗处走到台面上恐怕针对文天祥的阴谋曝光之日也是教名扫地之时。

    百姓利益高于国家利益国家利益高于党派利益这在国家四分五裂外寇趁机入侵的文忠那个时代已经是很多读书人都认可的准则。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富豪之子奋不顾身地加入到八路军中加入到抗敌第一线去。但在宋代却是无异于平地的一声惊雷让很多人猛醒。

    宋代三教儒、释、道已经全部投靠了大元。受他们的影响很多人以为蒙古人一统天下是天命所归。与天命相比那些大屠杀都可以忽略。况且蒙古人上层已经接受了理学为治国思想并给了寺院道观足够优惠政策这相当于接受了儒家整个学派和汉人的全部思想。所以从学派利益而言应该把北元放在正统行列忽略那些野蛮的盗贼行径。

    针对这些说法文天祥和陈龙复采取报纸的方式将文忠记忆中那些关于国家与民族命运的讨论刊刻出来散于民间。这些处于数百年后著名政治人物笔下的论点非但新颖而且引经据典让人难以辩驳。

    “妖言惑众妖言惑众!凭此言已可诸其心!”青阳道长连连摇头整个身子跟着脖子扭动仿佛是麦田上的稻草人般看上去非常不协调。“文贼此言已经与违背了儒学精义。偏偏此人凭借手中之兵和福建路的物力大肆印刷他的妖言!我辈再不出手天下不知多少人要受到其迷惑”

    “可几个当地大儒都对此言点头称是。并且印此文也无需太多耗费破虏军设在江边的活字印刷机一天可印书数百张!”达川居士反驳的声音随之升高双目中透出精光仿佛刀一样刺到青阳道士脸上“倒是青阳道友如此不辞辛劳为蒙古人奔走不知究竟为何?”

    “为了我教扬光大!”青阳道长上前两步肩膀挺直衣袖间透出了几分杀气。大概是觉得这个理由不够充分又咬牙切齿地补充道“除魔卫道乃我辈职责!无论杀不杀得了此贼我等也可一举成名!”

    这是一句真话。无论刺杀行动是否成功青史之上伴者文天祥的名字总有这些跳梁小丑的名字。

    无论这个名子是善是恶。

    “恐怕是为了道长的心魔吧!”达川先生后退了两步手轻轻地按到了剑柄上。他有一种拔剑出壳的冲动虽然知道以自己的身手未必敌得过眼前这个青阳道士和他带来的爪牙。

    干这种阴暗中的勾当最忌讳的就是内部出现不协调声音。火云道长看到此状赶紧出来打圆场“二位道友别冲动别冲动咱们一切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