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年的熏陶和实战民军出身的将领张唐身上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大将风范。对局势判断得准战机把握得及时鼓舞士气也很有一套。
不仅张唐在变化每个人都在摸索中前进。破虏军将领都不是什么盖世名将没有经验的同时也没有太多负担对新武器和新战术没抵触情绪并且想方设法将其扬以己之长击敌之短。
“对一口口吃先打鞑子再斗王积翁这个大奸贼”。帅殿中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按着这个思路一个粗略的作战方案慢慢成型。
文天祥满意的点点头起身走到了沙盘旁。战前聚将议事各抒己见是破虏军成立后对大宋军制的一次颠覆性变革。经历几个月的磨合麾下将领已经渐渐适应了这种坐在一起讨论军情谋划方式。
每个人都敢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这让文天祥的指挥工作轻松了许多也周密了许多。他自知没有绝世名将那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统筹能力。也知道自己的作战经验也比照着蒙元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军们相差甚多。但眼下破虏军胜出北元的是一系列全新的情报收集、参谋运作和战况作战推演体系。这种制度上的革新足够用来弥补人力上的不足。
四下环视正打算挨个征求大伙意见文天祥却现座位上空出两把椅子新加入的降将张元和李兴没有到场。
“李将军和张将军呢”文天祥回头向负责组织战前会议的陈龙复问道。
“他们不肯来说一切服从丞相安排”虽然是文天祥的师门长辈陈龙复还是礼貌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低声回答。
几个将领耸耸肩膀脸上带出了几分不屑。对于俘虏来的降将大伙本能的有些排斥。估计李兴、张唐也能从和众人平时的交往中感受到这一点所以这次战略会议主动退出避嫌。
军中早早出现的派系让文天祥十分不满意。眼下破虏军兵微将寡必须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从兵源角度而言受过一些训练的新附军远远比普通百姓容易被转化成战斗力。随着北元对破虏军这支新生力量的重视将来的战争会越来越艰难破虏军必须学会从战争中补充兵源。而诸将的心胸显然没有预想的那样宽广。
“把他们找来告诉他们如果不来我会亲自去请他们都是破虏军弟兄入了门后就不要再乎原来干过什么”。文天祥扫视四周沉着声音命令。
杜浒耸耸肩将头转到了一边。箫明哲笑了笑神情明显是在敷衍。陈龙复犹豫着不知道该派谁去执行这个命令或挺身而出阻止这个乱命。
大伙都是百丈岭上下来的忠诚无可怀疑。可李兴和张元算什么两个降将一旦他们阵前投敌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大伙对他们的怀疑。
“我们将来要走出邵武面对的不仅是这些新附军。还有北方的同胞组成的汉军契丹和党项人的探马赤军。他们不是蒙古人能给跟在蒙古人后边摇旗呐喊也能跟在我们身后。蒙古人能容下他们难道我破虏军将士心胸反而不如鞑子”?文天祥站起来厉声问道。
诸将没有回答大伙从来没见过文天祥这么大的脾气躲闪着避开他那逼人的目光。
“如今大伙心里包容不下他们两个就等于把大宋境内四十万新附军和上千员战将拱手让给了鞑子。咱们的心胸有多宽今后大宋的疆域就会有多宽。我不多说夫子你亲自去把李兴和张元请来他们是破虏军将领咱们必须听听他们的建议”!
“是”陈龙复答应一声快步走出了帅殿。相处这么多年他今天终于现了文天祥威严的一面。而这份威严中分明带着包容天下的雄心和期望。
“大家聚过来看邵武四面环山唯独西南的山势相对平缓。鞑子擅长骑兵奔袭我军擅长山地作战各有个的长处”文天祥挥挥手把众将叫到沙盘旁开始分析局势。目前军队中的症结还需要通过战斗来解决。无论原来百丈岭上下来的老弟兄还是邵武之战后从新附军当中接纳来的新鲜血液只有一同经历过战火洗礼才能真正的融合在一处。“页特密实麾下的蒙古军和新附军人数虽然多却无法捏在一整块。页特密实本人也看不上那些新附军我们刚好在这上面动手如果能成功的把新附军和蒙古军本队分开……”
文天祥猛地一挥手做了个下切的动作……他要让蒙古人知道当一个民族觉醒时再想奴役他必须付出多大代价。
“呜-呜-呜”悠长的号角声萦绕在邵武城头。听到集合号响驻扎在城中各处的士兵迅集结原破虏军新附军交错着跑在一起士兵军官身上穿着相同的服色烟尘里再分不清楚他们彼此的差别。(快捷键:←)(快捷键:→)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