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关于王母娘娘的传说,应从西王母开始。“西王母“之名,大约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出现了,《山海经》可能成书于战国或汉初,但它所载的故事,或许是春秋甚至更古时代的传说。在《西山经》载:
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不周之山。……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亦柎,食之不劳。
在《大荒西经》又载:
西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一名少,一名曰青鸟。
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有什么奇怪之“物”呢?《山海经》中载有“不死民”和“不死之药”。从西王母的外形看,可做两种解释:其一,这种“神形兽视”的神话传说,很可能是远古时期“图腾崇拜”的遗痕,是由完全兽形神变成完全人形神的一种过渡,是王母娘娘最原始的传说。西王母人身豹形,似人非人,半人半兽,简直是个怪物。《尔雅·释兽》郭璞注:“豹,白色者别名貘。”据朱芳圃《中国古代神话与史实》考, “西王母本名为貘,貘与母同音通用,流俗相传,误以为女性的尊称”。另外,西王母从外形上,或许即为西方貘族奉祀的“图腾”神像。所以后来汉代桓《西王母传》中对原始传说做了必要修正,认为“王母蓬发,戴华胜,虎齿善啸者,此乃王母之使,金方白虎之神,非王母之真形也。”(见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其二是位头戴辟邪饰物或表示巫术法力饰物(“戴胜”),又妆扮成兽形或戴傩具的女巫师,或许今日女性喜欢戴首饰的风尚即源于这远古的传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