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小说中沙僧字悟净,又称沙和尚。沙僧在有关西天取经故事的形成过程中,原比猪八戒出现得早,不晓何因,后来却成了三师弟,或许是因为他生就成“不黑不青蓝靛脸”,印堂发暗,有些晦气吧。
在最早出现比较完整的取经故事——宋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第八载:
深沙云:“项下是和尚两度被我吃你,袋得枯骨在此。”和尚曰:“你最无知。此回若不改过,教你一门灭绝!”深沙合掌谢恩,伏蒙慈照。深沙当时哮吼,教和尚莫敬。只见红尘隐隐,白雪纷纷,良久,一时三五道火烈,深沙滚滚,雷声喊喊,遥望一道金桥,两边银线,尽是深沙神,身长三丈,将两手托定;师行七人,便从金桥上过过了。
深沙神合掌相送。法师曰:“谢汝心力。我回东土,奉答前恩。从今去更莫作罪。”两岸骨肉,合掌顶礼,唱喏连声。
此中化身为金桥,使玄奘法师、猴行者等七人通过险阻的深沙神,就是沙和尚的前身。从深沙神送行时的“解吟诗”:
一堕深沙五百春,浑家眷属受灾殃。
金桥手托以师过,乞荐幽神化却身。
可知他因犯了错误才被贬到深沙受苦的,而且还有妻子、儿女。此中深沙神化身金桥渡玄奘七人事,与南朝梁·僧旻等编《经律异相》卷十四载“目连使阿耆河水涨化作宝桥渡佛”事有些相似,此事见《僧祇律》第六卷,或许《取经诗话》中情节即从此经中衍出。深沙神是佛教中神将,或护法神之一。为忿怒之鬼形,两手执戟,或左手把青蛇,立于岩石上。唐代不空译《深沙大将仪轨》一卷,并无《取经诗话》中情节。但这位深沙神出现在《取经诗话》中也并非空穴来风。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