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后传》旧题“古宋遗民著”、“雁宕山樵评”。现存最早的康熙甲辰(1664)本内封上刻有“元人遗本”,下有一段文字:“宋遗民不知何许人,太约与施(耐庵)、罗(贯中)同时,特姓名弗传,故其书亦湮没不彰耳……”其实“古宋遗民”、“元人遗本”都是托词,真实作者乃是号雁宕山樵的明遗民陈忱。陈忱(1615—?)字遐心,一字敬夫,浙江乌程(今湖州市)人。自幼好博览群书,经史之外,稗说野乘,无不涉猎。据他自己说,年轻时,曾寄居野寺,“篝灯夜读,情与境会,辄动吟机,眠餐不废者三年”,然后出游福建、两广、湖南,“凡四易星霜”。明亡时,他正值盛年,面对家破国亡、江山易代的巨变,他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感情,以明遗民自居,绝意仕进,靠卖卜拆字为生。曾与顾炎武、归庄、顾樵等名士结成“惊隐诗社”,以民族气节相激励。曾著有《续廿一史弹词》、《痴世界》曲本及诗文杂著等,均散佚不传。《水浒后传》为他晚年“白发孤灯续旧篇”之作,于书中寄寓自己的亡国之痛和憧憬恢复之心。书中写李俊立国海岛,显系影射郑成功拥兵台湾抗清之事。陈忱的友人魏耕,就因被指控为“通海案”的主谋,于康熙元年(1662)被斩。《水浒后传》托名“古来遗民”,既暗寓了作者的民族立场,也是为逃避清初惨酷的“文字狱”的淫威。
我们这次出版《水浒后传》,是以绍裕堂刊本为底本,参校大道堂本光绪三年(1877)申报馆排印本等版本,作了一些订正。原刊本正文之前有一篇《论略》,评论梁山泊人物,落款“樵馀偶识”,正文行间又有若干小字批注,现在均已删去。整理中有不当之处,敬希读者诸君指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