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到了结尾时候,已成一出悲剧。梁山招安之后,先退辽兵,次平三寇,108好汉十损其八,或阵亡,或病故,或归隐,随宋江凯旋进京接受天子封赏时仅余27人。到末尾,能够在官场上安然度过猜忌刁难,未曾遇害或辞去,仕途无恙者更寥寥无几,也就剩下朱仝、黄信、孙立、孙新、顾大嫂五个头领以及凌振、安道全、皇甫端、金大坚、萧让五个专业人才。108颗聚义星宿历经轰轰烈烈之后,黯然消失于夜空。
在下就不去回顾平寇途中的生离死别了,那着实令人伤感。水浒的悲剧,正是“忠义”的幻灭。“生死相托,患难相扶”的誓言余音刚去,却已劳燕分飞,瞻依廊庙反落得无家可归。聚义是为了效忠,而效忠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反被“天道”所吞噬了。这也是历史的悲哀之处。功利总能击败理想,邪恶总是战胜正义。
既然在现实里绝大多数的时候是正不胜邪,执着于某种政治理想和忧国之思者多半不得善终,忠臣们或宋江们往往是现实斗争中的失败者。显然不够现实的理想让他们只顾眺望那远方遥不可及的终点,反而看不到脚下的羁绊陷阱,看不到周围的明枪暗箭,最终心愿未了,壮志难酬,倒在了半途上。
虽然从长远看,正义还是会战胜邪恶,但这种战胜很大程度是与现实无关的道义胜利,宋江最后也可以说胜利了。因为他忠魂不散,邀徽宗梦游梁山,赢得了君王对其忠义的嘉许。“亲书圣旨,敕封宋江为忠烈义济灵应侯,仍敕赐钱于梁山泊,起盖庙宇,大建祠堂,妆塑宋江等殁于王事诸多将佐神像。敕赐殿宇牌额,御笔亲书‘靖忠之庙’。”此外,也有物质上的受益,“上皇怜其(宋清)孝道,赐钱十万贯、田三千亩,以赡其家”。这种胜利还是一种意淫,即精神胜利。“后来宋公明累累显灵,百姓四时享祭不绝。梁山泊内祈风得风,祷雨得雨……年年享祭,万民顶礼,至今古迹尚存。”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