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精华欣赏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梁山泊五好汉
    据"水浒传"说,梁山泊上共有一百零八条好汉。其实那一百零五条汉子,外带一个编外的晁盖,三个女强人,称得起好汉的,数来数去也就这么五条。

    第五条好汉,美髯公朱仝。

    大胡子朱仝打仗绝对是草包.本来没上几阵,最露脸一次,就是和兄弟雷横夹攻没羽箭张青。早上山几年的混混刘唐,一杆扑刀两条泥腿,脑门挨张青石子儿的时候,刀尖好歹还够着了张青的马屁股。朱雷"二打一",未等近身,就被张青一石子儿一个,打鸟似的打翻在地。

    朱仝上山晚,无战功,坐次却排在名动天下的鲁智深武松前面,盖因他对山寨有恩。今天看来,这恩也没什么光彩。无非在县城当刑警小队长奉命缉捕嫌犯时,私买人情,先放晁盖,再放宋江。

    朱仝脾气古怪。晁盖宋江当上山大王,知恩图报,要接他上山享福。他却宁为阶下囚,一门心思给长官看小衙内当保姆赎罪。害得吴用使出下策,派李逵干掉小衙内,绝他后路。事已至此,他更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管是不是对手,三番五次找李逵拼命。

    命运坎坷落草为寇,尚存与残害儿童的恶魔不共戴天的血性,朱仝不失为一条好汉。

    第四条好汉,九纹龙史进。

    史进本人并不及他那身刺青名气大。师傅王进才是和林冲比肩的禁军教头。想来史进的武功在梁山算不得一流。出名是沾了上场早的光。其他英雄还不知在哪儿猫着,史大郎已闹得轰轰烈烈。

    初次上阵,史进颇有久经沙场的胆量。敢施险着,放跳涧虎陈达一枪刺来,乘机把陈达擒下马。待其他两个贼酋朱武杨春跪到马前,说既然打不过你,愿与陈达"死在一处"。年纪轻轻的史进居然作出关老爷义释曹操的壮举,放三个"义贼"归山。后来,请三个贼人吃饭,遭到官军包围,为了不背"设计出卖"朋友的名声,干脆护送贼人突围上山。

    再后来,编"水浒"的就把人家忘了。待到想起来时,史进已蹲在大狱里可怜淅淅等人搭救了。其实进大狱这段颇有讲头。本来山大王当得好好的,听说有个狗官强占民女,傻小子异想天开,只身一人要去杀狗官救美人,不被逮住才怪!

    舍身救美,英雄所为。可惜史进出自中国话本小说,若换西方人来写,说不定又是一篇古希腊史诗。

    第三条好汉,花和尚鲁智深。

    但凡认为梁山上还有好汉的人,恐怕都承认鲁智深是这麽一条。关西大汉一生行事"跟着感觉走"。

    好端端当着军官,偏去管闲事,救一对背井离乡的卖艺父女,结果误伤人命,断送了半世武功拼来的前程。

    流落天涯无处安身,当和尚又被撵出山门。好不容易在京城名刹找到安身之处,又"不经夸",被林冲赞一句"禅杖耍得好",就不顾死活去救人家。结果得罪当朝权贵,再次亡命天涯。

    也许写书的自己都被这故事感动,所以对胖大和尚"情有独衷"。待宋江受招安,率领弟兄们去讨其他各路草莽英雄。众"好汉"草包肚纷纷露馅儿,被杀得七零八落。唯有鲁智深屡建奇功,直至孤胆生擒方腊。更绝的是大功告成后,竟然在山清水秀的钱塘江边立地成佛,修成正果,头上光环远远盖过宋江吴用。

    鲁智深号称"花和尚",其实根本不算"花"。最多够个酒肉和尚,英雄救美的事,却是干过不止一次。

    第一次算不了什么,因为事先就有把握:镇关西绝非自己敌手。

    第二次完全不同。在桃花山下,人生地不熟,黑灯瞎火独自面对满山武功莫测高深的强盗,这个"美"救得够英雄本色。

    可惜的是:无论鲁智深还是写书的,都不敢说这是"救美",只说同情眼看失去爱女的老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说出"救美"怕什么?鲁智深不怕丢官不怕杀头,但似乎到底有一"怕":怕在世人眼里"非好汉"。

    说到底,还是缺乏自信,算不得真好汉。

    第二条好汉,豹子头林冲.

    表面看来,林冲除了那“豹子头”的绰号,没有一点好汉的样子。既胆小怕事,又婆婆妈妈。

    当初在京城打"政府工",顶头上司的干儿子当众调戏自己的妻子,为了不丢饭碗,居然这口气忍了。这一忍不但没忍来好处,而且惨遭陷害,发配充军。临走不拿出“大义凛然”的气派,发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嘱咐妻子“站稳立场、坚持下去”,反而写下休书,有默许妻子给人家当“小情儿”、“小蜜”的嫌疑。后在野猪林险些遇害,到沧州受狱卒欺辱,林冲还是一忍再忍,直到的草料场被烧,再忍就剩缩头挨一刀,这才杀掉仇人上梁山。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