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精华欣赏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水浒全传》评论(2/2)

    为了推行投降主义路线,宋江以孔孟之道为理论基础,大造舆论。他把晁盖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这一字之改,就改掉了革命理论、革命路线。“聚义”,是团结英雄好汉们造封建地主阶级的反。“忠义”,重点在忠,忠于皇帝,义是从属于忠的。“忠义”,就是按照孔孟之道为巩固封建统治效劳。《水浒》称颂宋江“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全忠秉义,护国保民”,竭力把宋江打扮成“忠义双全”、“至仁至孝”的人物,并利用一切机会,宣扬投降就是“忠义”,“忠义”就必须投降。《水浒》中的宋江,就是梁山泊的孔老二。儒家都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搞倒退、搞投降的反动派;宋江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腐儒。

    《水浒》竭力以唯心论的天命论解释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歪曲农民革命。对于农民革命战争,在历史唯物论看来,是农民和地主之间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矛盾尖锐化的表现。《水浒》却把历代帝王说成“神仙降世”,把农民革命领袖说成“魔君下凡”;而把宋江这样的人受招安,当奴才,说成是退净“魔心”,终成“正果”,宣传只有投降才符合“天意”。作者还特意安排九天玄女传授天书的情节,企图否定农民革命的客观必然性,用神的外衣为投降主义路线增加几道光圈。

    《水浒》大肆宣扬地主阶级人性论,抹煞人们的阶级界限,为投降主义路线辩护。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阶级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从来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梁山泊内,明明存在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小说却宣扬“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对于这种露骨的阶级调和论,鲁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山泊中人,是并不将一切人们都作兄弟看的。”事实正如鲁迅所说。小说中的宋江和李逵,被描写成是生死与共的“兄弟”,但宋江因为李逵坚持反投降的革命立场而几次要砍李逵的脑袋,最后李逵终于死在这位“哥哥”之手。这正是暴露了小说宣扬地主阶级人性论、鼓吹阶级调和论的虚伪性。

    鲁迅说得好:“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鲁迅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水浒》所歌颂的宋江这类地主阶级的奴才从忠于皇帝、接受招安,到镇压农民起义的必然发展过程。

    这部小说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说,在阶级社会中,“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水浒》的成书约在元末明初。当时正是我国农民革命运动风起风涌的时期。声势浩大的农民革命,震撼着封建制度,冲击着封建统治,使整个地主阶级胆战心惊。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反动统治,对于农民革命,在武装镇压的同时,也常常采取欺骗招抚的一手。《水浒》鼓吹招安,赞扬投降,宣传叛徒哲学,正是适应封建地主阶级的这种政治需要。它在政治上是完全反动的。

    为了开展对《水浒》的评论和讨论,批判《水浒》研究中阶级调和论的观点,我们出版了这部一百二十回的《水浒全传》。在《水浒》的各种版本中,最早出现的是一百回本。到明万历年间,出现了杨定见序的一百二十回本。解放前,出版了一种杨定见序本的排印本。我们这次用排印本为底本,在个别文字上作了一些校正。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我们必须遵循的指示,开展对《水浒》的评论,从这部反面教材中吸取教训,总结历史经验,学会在复杂的斗争中识别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知道什么是投降派。这不但对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于整个文艺评论和文艺工作,而且对于中国人和中国人民,在现在和将来贯彻执行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本主义道路,加强革命团结,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都有重大的深刻的意义。让我们把上层建筑领域的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马克思主义战胜修正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