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说,扈三娘能嫁给王矮虎这样的人,也算是福分,因为,王矮虎比起宋江这些人,毕竟还把她当成人看。
成大事的领袖们不把女人当人看,殊不知,女人最恨的也正是这类人,千载而下,刘备宋江两个,估计不知被多少女人骂过。
不是女人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而是,这一切不过是男人在意淫。跳过红楼这部虽然重视女人但和武侠距离太远的小说,真正对这种身处“英雄好汉”边缘的女人进行探讨的,还当是金庸。
在天龙八部中,有一个男人,他像极了水浒好汉,他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从不正眼看女人,自然也不知女人为何物。可是,就在以这个男人为首的一大群男人周围,却还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女人,姑且不论这个女子的深沉心计和毒辣手段,我们先来看看她真正的内心独白,原文抄录如下:
【马夫人呸了一声,道:“你当然心肠刚硬,你就不说,难道我不知道?我今日落到这个地步,都是你害的。你这傲慢自大、不将人家瞧在眼里的畜生!你这猪狗不如的契丹胡虏,你死后坠入十八层地狱,天天让恶鬼折磨你。用蜜糖水泼我伤口啊,为什么又不敢了?你这狗杂种,王八蛋……”她越骂越狠毒,显然心中积蓄了满腔怨愤,非发不可,骂到后来,尽是市井秽语,肮脏龌龊,匪夷所思。
萧峰自幼和群丐厮混,什么粗话都听得惯了,他酒酣耳热之余,也常和大伙儿一块说粗话骂人,但见马夫人一向斯文雅致,竟会骂得如此泼辣悍恶,实大出意料之外,而这许多污言秽语,居然有许多是他从来没听见过的。
他一声不响,待她骂了个痛快,只见她本来脸色惨白,经过这场兴奋的毒骂,已挣得满脸通红,眼中发出喜悦的神色。又骂了好一阵,她声音才渐渐低了下来,最后说道:“乔峰你这狗贼,你害得我今日到这步田地,瞧你日后有什么下场。”萧峰平心静气的道:“骂完了么?”马夫人道:“暂且不骂了,待我休息一会再骂。你这没爹没娘的狗杂种!老娘只消有一口气在,永远就不会骂完。” 】
【马夫人恨恨的道:“哈,你说在无锡城外这才首次和我会面,就是这句话,不错,就为了这句话。你这自高自大,自以为武功天下第一的傲慢家伙,直娘贼!”
她这么一连串的大骂,又是半晌不绝。 】
【马夫人骂道:“你是什么东西?你不过是一群臭叫化的头儿,有什么神气了?那天百花会中,我在那黄芍药旁这么一站,会中的英雄好汉,那一个不向我瞧上一眼。倘若你当真没见到我,那也罢了,我也不怪你。你明明见到我的,可就是视而不见,眼光在我脸上扫过,居然没停留片刻,就当我跟庸脂俗粉没丝毫分别。伪君子,不要脸的无耻之徒。” 】
【马夫人恶狠狠地道:“你难道没生眼珠子么?恁他是多出名的英雄好汉,都要从头至脚向我细细打量。有些德高望重之人,就算不敢向我正视,乘旁人不觉,总还是向我偷偷的瞧上几眼。只有你,只有你……哼,百花会中一千多个男人,就只你自始至终没瞧我。你是丐帮的大头脑,天下闻名的英雄好汉。洛阳百花会中,男子汉以你居首,女子自然以我为第一。你竟不向我好好的瞧上几眼,我再自负美貌,又有什么用?那一千多人便再为我神魂颠倒,我心里又怎能舒服?”】
和扈三娘一样,康敏也不过是一大群男人中的一个女人,可是,和扈三娘不同的是,康敏却真正道出了她作为女人的心声,虽然康敏本人的心理多少有些“变态”,但她的话,却也真正给“水浒好汉”们敲响了警钟。康敏注意自己的美貌,渴望得到别人的注意,这或许算是她本人的自尊,而当别人对她视而不见时,无疑触动了她骄傲的自尊。
男人看不起女人,但在女人眼里,这些男人也不过是“傲慢自大、不将人家瞧在眼里的畜生”,也不过是“伪君子,不要脸的无耻之徒”,前者是对历来以刘备宋江为首的男人的强烈的鄙视和控诉,后者是对男人虚伪本质的点明和谴责。
相比于施耐庵,金庸真正设身处地的对扈三娘和康敏的处境进行了思考,他写出了原本扈三娘也具有的不平和愤懑,中华千年女人之所以总被压迫,除了自身的“不怒不争”,男人们的意淫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从施耐庵到吴梅村,再到金庸,终于真正从女人的角度去刻画女人,说出了这类女人的心声。
而对康敏这样的一个女人,金庸故意用极端的手法去塑造她,让她在偏激之余说出略显偏激的话,因为这样的话,如果不偏激,就不能引起还在意淫的男人们的注意,如果不偏激,就不能给这些男人敲响警钟。一般都说“矫枉过正”,不错,要改变传统的看法,就一定要偏激。这对康敏,或许还有木子美,所走的路是注定的。
乔峰,这样一个完完全全的“水浒好汉”,终于在一个女人的手里倒了下去;但同时,却也诞生了另外一个人,而这个人,开始真正了解女人,爱上女人,从冷淡粗鲁,真正上升为铁汉柔情。
至于到了胡逸之这个眼里只有女人的男人,他和陈圆圆的处境,倒真的像康敏和乔峰,只是一切恰恰反了过来。
从水浒好汉到射雕英雄,对于女人的态度,也有了极大的进步。
3.从侠义招牌,盲目招安到为国为民,正义而行读水浒,看着一个个好汉的“英雄事迹”,说实话,虽然读起来很痛快,可是,真正想一想,也是要暗暗摇头的。我相信,现代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想法。
首先,对行侠仗义的反思:不能自以为行侠仗义,就一定算的上行侠仗义。
以武松而论,他替施恩出头,醉打蒋门神,这一点就很有商议。客观的讲,施恩还是蒋门神,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只是占块地做生意,那块地,真正属于谁,估计也只有拳头说得清,可是,武松一直叫嚣着“平生只看不惯不平事”,自以为是在打抱不平,却不知道自己只是别人手里的刀,至于走两步就喝三碗,完全一副无赖的脾性。
以林冲而论,他上梁山要“投名状”,要先做几件事出来,林冲兴冲冲的跑到山下,照他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即算是宋江路过也可能被他“做”了,这里面有两点,一是梁山的规矩和“行侠仗义”没有丝毫关系,虽然这还只是梁山聚义的前身,但从这规矩,看不出行侠仗义的影子;二是林冲自己的认识,可以想象,被他打劫杀掉的人肯定都是无辜的,但林冲并没有这种意识,他只想到他要加入梁山,因此可以毫无顾忌毫不考虑的杀人,却没想到可能死在他手下的人,也像以前的他一样都是任人宰割的份,梁山好汉一个通病就是,能体会到自己的苦楚,却不能体会到别人也可能和他们一样。林冲是令人失望的。
以劫取生辰纲而论,虽然晁盖吴用口口声声的说是义举,打着一副替百姓出头的面孔,可是,我始终不知道那些被他们劫下的生辰纲的下落。都分给了百姓?好像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他们都忙着逃命去了,估计这些血汗钱也就作为上路钱了。客观的讲,我支持他们打劫生辰纲,自己分也正常,可是,为何要打出为民出头的招牌?这样就令人反感了。
以杨志而论,虽然那个牛二真的很罗嗦很无赖,可是,总也不至于就到了该死的境地,而那个人之所以敢这么无赖,恰恰也说明他是不敢因此而杀人的,但他没料到,眼前的这个人,比他狠辣的多。俗话说,“唯大英雄能本色”,杨志给大英雄提刀都不配。
更不要提李逵这个“天杀星”,他的斧头砍出的也绝不是仁义。梁山好汉,在我印象中,只有鲁智深没有滥杀过。
但问题就在于,虽然我看不惯水浒好汉的举动,但这还算是现实的情况,郁闷的是,施耐庵总要给他们加上一个“行侠仗义”“替天行道”的帽子。
梁山上聚集的好汉,都是凌驾于别人意志之上,自以为行侠仗义的“恶霸”。
其次,对“替天行道”的反思。不能因为你门前插了一个“替天行道”的旗子,你们就真的替天行道了。
即算是有着这样的一个旗子,又能有什么作用?还不是依然打劫从梁山经过的客商?孙二娘的人肉馒头还不是继续卖?王矮虎还不是依然好色?而大闹东京,李逵的斧头还不是整排砍过去?如果原来没聚义的时候,是行侠仗义:一个一个杀,那现在则是替天行道:一群一群的杀。至于攻打曾头阵,攻打扈家庄,有何来什么正义?不过是几群土匪抢地盘而已。
本来也算是正常的事,恰恰因为这样的一个招牌,反而令人反感摇头。
从这两方面可以看出,不要找什么招牌,也不要再掩饰,水浒好汉本来就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从自己的好恶出发,用自己的拳头来决定事情的走向,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偶尔会做一些好事,但大部分,还是令人摇头的。
因此,也可以很好理解为何他们要接受朝廷的招安。
因为他们总要为自己着想,他们虽然身为盗贼,却看不起盗贼(这不啻为讽刺),他们渴望洗掉这种令他们祖宗蒙羞的身份,他们还要在“替天行道”之余给自己再加一个“忠君爱国”的帽子。本来一批唯力是视不辨真正是非的好汉,硬是让宋江和施耐庵赋予了伟大的因素。
关于这一点,水浒好汉和射雕英雄的境界差别更大,而两相比较,这其中的进步也太过明显。
注:本来想比较的,倒还是关注水浒更多。概因为差距太大。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