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精华欣赏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近读《水浒》话宋江(2/2)
    然而,我通过对史料的研读,推测认为宋江在征剿方腊之后,再度谋反,后被一同征剿方腊的另一部将折可存活捉,更合乎历史。因为,宋及折同为征方腊的将领,此时再得皇帝老儿的密诏:“捉拿宋江。”应该比较容易。再者,宋江是在折及其他将领灭方腊后被捉住的,以历史记载宋江的性格(勇悍狂侠),二度造反,应该极有可能(况且,他当时是被张叔夜逼降)。

    说到宋江的死因,浩繁的历史没有记载,我在此也不敢推测,只能引一段历史供各位参考:洪迈《夷坚乙志》(六)言,“宣和七年,户部侍郎蔡居厚罢,知青州,以病不赴,归金陵,疽发于背,卒。未几,其所亲王生亡而复醒,见蔡受冥谴,嘱生归告其妻,云‘今只是理会郓州事’。夫人恸哭曰,‘侍郎去年帅郓时,有梁山泺贼五百人受降,既而悉诛之,吾屡谏,不听也。……’”《乙志》成于乾道二年,去宣和六年不过四十余年,耳目甚近,冥谴固小说家言,杀降则不容虚造,山泊健儿终局,盖如是而已。后来,按《水浒传》的提示,我又查阅了宋徽宗、蔡氏家族(蔡京、蔡卞、 蔡攸)、童贯、高俅等的大量资料,也未得到宋江的真实结局。这使我感到颇为遗憾,如果有时间的话,继续努力吧。

    题外话:

    出人意料的是,我在对高俅的资料进行认真搜集时发现,浩繁的《宋史》无高俅传,但据网上一份资料显示,高俅与镇江颇有关系。《丹徒县志摭余》记载,高俅墓在高家边。高家边近丹徒的高资,是句容境内的一村庄。村民几乎全姓高,解放前还有高家祠堂,供奉着高俅的塑像,高氏家谱记载,北宋末靖康之难后,高氏子弟逃到江南定居延续至今,已有几十代。名气很臭的高俅,在这里被高姓人尊为老祖宗,而且认为是大忠臣。村民中一老人说:高俅是山东人,本姓严,被其主人派往端王赵佶府上送东西,正巧赵佶在园中踢球,也是他时来运转,球滚到高俅脚前,他把球踢回去,而且踢得老高老高的,赵佶高兴地叫道:“好一个高球!”就把他留下陪殿下踢球,于是他索性改宗名高俅,从此飞黄腾达起来。他为人孝顺,母亲对他说:“我一辈子没到过京城,没看到金銮殿。”要高俅带她上京城开开眼,高俅说京城太远了,我为老娘造一座金銮殿吧!哪晓得这一造就啰嗦了。皇帝办了他大逆不道之罪而问斩。临刑时,他对皇帝说:“如果杀我冒了白血,就证明我是冤枉的,冒了红血就是我罪有应得。”谁知一刀斩下,竟冒了白血。皇帝知道杀错了,就为他大办丧事,大肆抚恤,极尽哀荣。再者,和高沆瀣一气的《臣.童贯传》,也只字未提高俅。由此可作为高俅与蔡童二并无牵连的一个佐证。历史上有关宿元景的记录,我也未找到,至于是否有此人我表示怀疑。可既然没有,《水浒传》为什么将其写得有鼻子有眼呢?这是我心中之大疑惑无法排解之处。简直憋屈的要命,真希望这个问题能早一天真相大白!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