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精华欣赏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水浒武力 – 梁山七好汉
    水浒武力(1)– 梁山七好汉

    108人的武艺参差不齐,哪几个最英雄?答曰:卢花张关林鲁武!

    卢俊义“枪棒天下第一”, 但他却不是水浒中的吕布,吕布虽然是三国第一将,但是并不比关张赵马黄高出多少,屡屡同对手大战数十合,乃至百余合而不分胜负;卢俊义是施公刻意塑造出的鹤立鸡群的人物,很难见到他和某某大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的情景,巨牛逼的人物往往三二十合内莫名其妙地就被他k了或被擒了。花荣好枪配神箭,当仁不让的顶级武将。张清日不移影,飞石连打梁山15员大将,只此一役就足以奠定其超一流武力地位。

    其余四人:关林鲁武的武艺却为何高于梁山众人?且听stumpytigerw为你胡乱道来。传统的武评方法从书中的字面意思出发,细致到每个字的功夫来考证武力。stumpytigerw却喜欢倾向于揣摩作者施公本来的意图,当然这种揣摩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有些臆测的意味。不过武评本来就是好玩的,兴之所至,随便写写,当不得真的,呵呵。

    喝彩声都归鲁智深

    以前stumpytigerw看过一些关于鲁智深的评论,对大和尚的品格都赞誉有加,但是对其武艺却有不恭之辞,说什么“不如五虎将”云云,令stumpytigerw心里不爽。出此言论者估计多半是三国迷,以评论三国武力的习惯来看待水浒好汉,对水浒读得不透,对好汉的武力吃得不准。

    大和尚打过很多架,只有一次不小心被张清的飞石坑了一下,除此就没有吃过一次亏。他先后同几个厉害的角色打过:十数合斗史进,史进暗暗喝彩:好个莽和尚!四十合斗杨志不分胜负,杨志心里惊叹:手段高,俺只刚刚抵的住。四五十合斗呼延灼不分胜负,呼延灼心中喝彩:哪里来的和尚,好武艺!就连和南国元帅邓元觉的那场龙虎斗也引得敌方观战将领赞叹不已:果然名不虚传,不曾折了半点便宜给国师。

    鲁智深的这几场厮杀没有分出胜负,因为对手也是一等一的梁山好汉,施公并不想拂了那几位的脸面,都是自己的亲儿子啊!但是鲁智深的每一次出战都引来对手的单方面的喝彩,而偏偏见不到鲁智深给予对手的喝彩,这岂是偶然的?施公的赞扬每次只给予了鲁智深,字里行间所透露的信息相当明显,那就是:花和尚的武艺比对手高出少许!而且在厮杀后的补言赘语中不难窥见对手武力的高低:邓元觉和鲁智深基本上半斤八两;呼延灼的喝彩含有很大的惊诧:这个小地方哪里来的这个大高手?他的武艺比起老鲁肯定是只低不高,而且他下马来步斗恐怕就虾米了;杨志的喝彩则完全是一副躲过一难的惊悸之语,“刚刚抵的住”!好象声音都在发抖,武艺谁高谁低一眼看出;而史进呢,施公甚至没有给予他同老鲁打上几十回合的“资格”,其武艺恐怕差了不是一点两点。

    石宝的刀法有“不亚于关胜”一说,邓元觉的排位还在石宝之上,那条50余斤的禅杖“不亚于关胜”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鲁智深的禅杖比邓元觉的那根还重了不少,何来“不如五虎”之说?除了施公刻意推出的武圣卢俊义,梁山上有把握胜过花和尚的人恐怕找不出第二个来。

    水浒寨中最英雄

    打虎英雄武松是施公着力刻画的头号英雄,武十回极尽渲染武松的英雄形象。什么“天字号神力”、“水浒寨中最英雄”等赞语纷纷加诸于武松身上,虽说对一个人的赞美之辞并不等同于此人战场上的实力,但是至少这些赞美不是白给的。同样是被押解,林冲卢俊义在小小两个解差面前受尽欺负,任人宰割;武松却根本不把解差放在眼里,“手把枷只一扭,折作两半个”,象杀两只小鸡一样反而送了两个解差上路。这种胆色、这种狠劲,如果用在战场上谁敢说不会平添几分战力?

    武松在千军丛中所向披靡,屡屡出彩,可惜没有同公认的一流高手对决过,但是尤其如此,反而给了他的武力更多的想象空间。好比朱仝是关胜第二,石秀是武松第二;关胜之武艺高过朱仝,正如武松之武艺高过石秀。“石秀武艺不低似孙立”,自然武松之武艺就高过孙立;孙立武艺不逊五虎八骠平均水准,武松武艺当然就高过五虎八骠平均水准。高出多少呢?不会太多!因为他占不了呼延灼多少便宜。

    武松其实同公认的一流高手对决过的,那就是:呼延灼!只是读者没有看到而已。三山攻打青州时,双方开战三五次。鲁智深杨志都同呼延灼交过手,桃花山下迟到一步的武松当然不会放过大战双鞭将的机会的,只是他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虽然杨志有言:“若是拿下此人,虚此城子,如汤泼雪”,但是呼延灼更多的起着鼓舞官军士气的精神作用,并非神勇到了可以对付二龙山的三位英雄的车战的地步了。呼延灼很会行军用兵,绝非只知好勇斗狠之辈,他一见形势不妙,溜进城中大吉。所以拿不下青州并不说明鲁杨武比不过呼延灼,但是从与呼延灼的交锋情况来推测,武松的武艺应该不会高过鲁智深。

    梁山上的“关张”

    关胜林冲从形貌、地位、武艺都是关羽张飞的转世。两人的武艺却未能达到他们各自前身的超一流武艺之境界,而且关胜没有克隆到关羽傲慢轻敌的弱点,林冲更是与张飞形似而神不似。

    关胜位居梁山五虎之首,并非只是沾了祖上的光,而是他名至实归。初征梁山时,大战林冲秦明二人,虽然堪堪将败,但是也“转尘般”地厮杀了好一阵。施公只让关胜享受到了这般以一敌二的殊荣。

    最值得一提的是关胜同索超的那场厮杀,十余合使后者“斧怯”。有细心的读者提出索超那时正值箭伤初愈,故武力打了折扣。不过stumpytigerw认为关胜的武艺本来被施公设定成了高出索超一截的,箭伤的问题肯定没有被考虑到,否则臂膀少力的索超应该是“力怯”而非“斧怯”, “斧怯”者,招数上不敌也!不过关于箭伤的见解还是很受欢迎的,否则关胜的武艺戳上天去了,连卢俊义史文恭都不敢跟他玩了,呵呵。 林冲同杨志斗到三十来合,不分胜败,两个又斗了十数合,正斗到分际便被叫停了。这“分际”二字大有玩味,就是说“要出情况了”。至于谁危险了,不必stumpytigerw多说。林冲不象关胜秦明力战型的猛将,他偏重技巧,善于抓住对手的弱点痛下杀手,而对手往往并没有经过“力怯”这一难受的阶段就突然挂了,宝密圣、柳元这两个很生猛的家伙就是这样死掉的。杨志呼延灼如果同林冲继续斗下去会不会也是同样的下场呢?stumpytigerw觉得可能性很大。正因为林冲斗到“分际”显神威,他的武艺在五虎八骠中是顶尖的。

    结论

    卢花张关林鲁武七人中,第一条好汉卢俊义鹤立鸡群;花荣张清均以特技取胜;关林鲁武四人则受到施公的“偏爱”。其余众多好汉只好屈居下面了。

    梁山108人的武艺,如果以秦明杨志为标准的一流,则卢俊义是唯一的超一流;关林鲁武介于一流与超一流之间。花荣在200步以外称王称霸;10步至100步是张清的地盘;张顺是水中之王;卢俊义马上第一;地上则是卢俊义和武松两人说了算。

    水浒武力(2) – 五虎八骠的排位

    梁山的马步水三军,各司其责,各擅其长,但是马军的作用无疑居首。五虎八骠又是马军的王牌。哪五虎: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哪八骠:小李广花荣、金枪手徐宁、青面兽杨志、急先锋索超、没羽箭张清、美髯公朱仝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 若问五虎厉害些还是八骠厉害些?废话,当然是五虎!可是进一步问:五虎之尾就一定打得过八骠之首吗?stumpytigerw以为未必!正如甲级队的后几名未必胜过乙级队的前几名,五虎八骠之间也有一条模糊地带。所谓“五虎级别、八骠水准”只能是指平均水准而言,并没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划在了五虎八骠之间。我们不妨以花荣秦明这一对经常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来做一番全方位的比较吧。

    一、花荣vs秦明

    清风寨一拨人马刚上梁山时,花荣显了一手射大雁的绝活,弄得晁盖另眼相看。排座次时花荣位列秦明之前,倒不是因为花荣的神箭绝技,书中专门说了一段非常耐人寻味的话:“本来秦明才及花荣,只因花荣是秦明的大舅,故花荣居前”云云。也就是说,花荣列前是因为伦常辈分的原因,而非武艺的原因,论武艺(才干)的话,他还不及秦明的。 stumpytigerw眼拙,看不出秦明有什么比花荣更高明的地方。秦明虽然生得雄伟,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是花荣也是武艺绝高,那条铁枪使得虎虎生风,同狼牙棒打得火星四溅,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哪里见到折了半点便宜?反而回马顺手给了秦明一箭,射下了他的头撄,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哥们,别太牛,你的脑袋攥在我手里呢!

    以近身马战的武力而论,花荣丝毫不落下风,秦明二十余合令百胜将力怯,花荣让百胜将的搭档天目将力怯也是二十余合。秦明靠狼牙棒吃饭,是以棍劈敌将多立功勋;花荣主要靠弓箭吃饭,一下就解决问题的,为什么还要费力地弄几十下呢?银枪仅仅偶露锋芒,非不能也,是不为也!秦明要是同花荣真刀真枪地干,除了被射死之外,再没第二种可能!论武艺,他没有一项指标能够占优;论战力,两个秦明加起来也不够,敢追?花荣放一个连珠箭不就结了? 也许有人要说,“秦明才及花荣”的那个“才”并非单指武艺,但是当水浒迷们津津乐道于五虎八骠的排名时,可不是主要讨论他们的武艺的吗?即便把“才”能的外延扩大,比如:智谋,那stumpytigerw 更要笑了,秦明是猛将,花荣是智将,哪个更有智慧呢? 最后比一比两人的军队统御力,秦明虽然是青州都统制,按理说指挥兵团作战应该比花荣强,但是他在清风山上率领大队官军却被花荣的游击队玩得团团转,他的官职虽然给了他不少领兵打仗的机会,但是心性率直鲁钝,恐怕靠的是经验主义;而花荣虽然屈没在一个小小的知寨内,但是天资聪慧,一上梁山便如猛龙过江、猛虎归山,到水浒后期已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军中的统御力绝对不在五虎将之下。由此看来“秦明才及花荣”改为“秦明才逊花荣”才是,难道是施公昏了头? 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水浒写得再好,也有一些bug的;施公再超脱,也残留了“官本位”思想的,也许他脑袋里想的是“秦明官及花荣”,一个不留神,说出来的话把官职和才能划了个等号,呵呵。岂不闻“官大一级压死人”,官大一级自然让人敬畏些,统制自然比知寨的形象来得伟大些。

    梁山虽然是脱离主流社会的江湖所在,但是也免不了主流社会的价值观。那五虎八骠的排名并非是个纯粹的武艺排名,它综合了诸如出身地位、辈分资历等多种因素。武艺是第一要素,毕竟打仗不是请客吃饭,是要见真功夫的。这13个马上英雄个个武功卓绝,可是当武艺的基本条件被满足之后,就是其它因素起关键作用了。想知道第二因素是什么,不妨先看看五虎八骠的出身:

    二、五虎出身vs八骠出身

    关胜虽原本是一巡检,但是上山前已经被朝廷重用了,是统帅几万人马的征讨大将军;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又是梁山元老;呼延灼是汝宁都统制,也是统帅几万人马的大将军;秦明是青州兵马都统制,地方军司令员;最不济的董平也是东平府的兵马都监,地方卫戍部队司令  而八骠呢?花荣是知寨,连营级军官;徐宁是金枪班教头,比八十万禁军教头低了一级;杨志是殿司,守大门的;索超是提辖,拿梁中书内宅奶公的话说是“芥菜籽大的官儿”;张清是团练,比都监小了一级;朱仝是都头,县刑警队长;史进和穆洪都是白身。 至此一目了然矣,官爵地位在五虎八骠的排名中所扮演的分量多少,还是留待各位看官自行判断吧。 三、五虎武艺vs八骠武艺论武艺,五虎将中,关林两人稍稍胜出,而呼延灼、秦明、董平三人并不比八骠厉害。花荣、杨志、索超、张清、朱仝、孙立(连八骠都未进)等人也有竞争五虎将的本事。下面就以秦明vs索超、董平vs张清、呼延灼vs孙立做出简洁的比较。

    秦明索超两个性急程度一样、勇猛程度也一样。秦明爱打头阵,索超惯当先锋,谁也没有落后;大名府的强强对话,铁锅碰铜瓮,谁也不软;秦明二十合棍劈陈煮,索超一合ko王义;秦明力敌田虎军中的两个是菜鸟,索超双战王庆军中两员倒是上将;秦明鏖战袁朗不分胜负,那袁朗特牲口;索超大战縻牲也是难见高低,那縻牲特牛逼;秦明战史文恭力怯,索超战关胜斧怯,谁都有污点;秦明被飞刀所害,索超被飞锤所杀,两个连死法都类似。这一对性急鬼真的就象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武将,看不出多少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官大些,一个官小些;秦明官大,所以他进了五虎。

    董平的双枪在东平府没有给梁山造成多大的麻烦,而张清的飞石却在东昌府搞得梁山焦头烂额;张清不入五虎只能怪他自己官职太小。 呼延灼一出场就说“有万夫不当之勇”,未见其人,先闻其勇;孙提辖与栾廷玉是同门师兄,有着“一般的本事”,栾廷玉既有“万夫不当之勇”之名,孙立想必有“万夫不当之勇”之实。呼延灼大军压境梁山,鞭风舞处,花容失色;孙立即兴单鞭战双鞭,只见从容潇洒不见半点败相。呼延灼当间谍坑了关胜,假杀了黄信,谋略过人;孙立当内奸灭了祝家庄,假捉了石秀,颇富智计。呼延灼大战韩存保一仗精彩纷呈,两个从马上打到地上、再到水里,最后平分秋色;孙立大战寇镇远一仗惊心动魄,两个比枪比箭比智比勇,孙立枪败对手、鞭毙敌人;韩存保是节度使,武艺高强;寇镇远是大辽王牌集团军的副先锋,想来也是一员北国勇士,谁说就一定次于韩节度?呼延灼乱军中勇擒番将小兀颜;孙立巷战中力杀南国飞虎大将张威。呼延灼偿被飞石暗算;孙立却未尝一败,敌人的几番暗箭也奈何不得。征辽讨三寇,呼延灼屡立功勋;孙立斩将杀敌之多更在呼延之上。呼延灼进五虎,孙立不进八骠,世人皆为孙立鸣不平;而世人又反受施公排位之潜移默化,将孙立之武艺看低一线而不自觉,stumpytiger复为孙立鸣不平也!

    四、结论

    梁山上没有武艺是不能的,武艺却不是万能的。虎骠排位是个综合了多种因素的结果,诸位不可被表面所迷惑,真的以为五虎八骠是个由上而下的武艺排位了。

    水浒武力(3)- 一明一暗双子星

    梁山好汉经常出双入对,花荣徐宁银枪金枪;吕方郭盛一白一红;单廷圭魏定国水火二将;朱仝雷横一马一步;杨雄石秀一前一后。但是伙伴之间却是有高有低、有强有弱,有褒有贬、有正有偏。stumpytigerw以武力的角度对杨雄石秀、朱仝雷横、穆弘穆春这三对儿双子星做一番比较,看看谁是明亮的那一颗。

    一、 壮烈的拼命三郎

    “拼命三郎”能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词汇,全拜一位最爱打不平的好汉所赐,他就是石秀。 杨雄vs石秀刚一出场,杨雄就出丑,被两个军汉所困,被踢杀羊张保所辱;石秀却闪亮登场,只三五拳打得几个军汉东倒西歪;杨雄脱得身来继续追打,威风却已见得晚了。一个受困,一个救困,石秀加一分!0:1。

    潘巧云偷汉之事,杨雄在整个过程中浑懵不觉;石秀却心头明亮,整件事做得干净利落彻底(不讨论其做得道德与否)。一个鲁钝、一个警觉,石秀再加一分!0:2。

    祝家庄地面上,遭到数百庄客追杀,杨雄当先,手起刀落,杀了五、七个喽罗;石秀殿后,大步追赶上去,反倒砍了七、八个喽罗。一二个喽罗的数字差距事小,字面上透露的意思事大,杨雄干得漂亮,石秀更是厉害,石秀又加一分!0:3。

    路途上遭到燕青袭击时,走在后面的石秀活该倒霉,被打翻在地;杨雄倒是反应快,头也不回,只一棒往后面一扫,便将燕青打翻。石秀无过,杨雄有功,杨雄扳回一分!1:3。随后化敌为友,杨雄带燕青回梁山报信,石秀则大义凛然地前往虎穴孤身救人。一个就易、一个赴难,石秀加一分!1:4。

    石秀在法场上的那一声“梁山泊全伙在此”的呐喊,惊天地、泣鬼神,直让人热血上涌。如此勇烈大义之壮举堪称水浒第一。 在梁山上,石秀的武艺是相当高的,至少不低似孙立,尤其是在大名府孤身劫法场的那一幕,舍生忘死、义薄云天。他牵着受伤的卢俊义竟然还能杀死杀伤官兵一二百人,令人咋舌,活脱脱地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几百人近身不得“的实力!相比与顾大嫂、孙新等“三五十人近身不得”的武艺,石秀厉害了十倍都不止! 从杨雄石秀的直接“较量”来看,石秀大获全胜。因此虽然他二人的武力没有太多表现的机会,但是石秀胜过杨雄早成公论。同样的对比存在于朱仝雷横之间。 二、幸运的美髯公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水浒末期,梁山108人死的死、散的散,令人长叹。有一个人的结果却很好,官至节度使,彻底实现了封妻荫子、名留史册的招安初衷。他就是美髯公朱仝,位居梁山八骠骑之六,善使刀枪。施罗二位大人可能有浓厚的关公情结,克隆了一个关胜意犹未尽,还要加上个这个大胡子才过瘾。可惜作者眼中的宠儿却不被众人所赏识,武艺屡被人小觑。stumpytigerw斗胆,欲为朱仝的武艺正名。

    朱仝vs雷横

    出身:朱仝是马军都头,雷横是步军都头,水浒中明显以马军为尊,步军为卑。故朱仝在出身上就胜过雷横一头,似乎暗含着两人武艺之高下正如马军步军之尊卑的意思。故朱仝加一分,1:0。

    性格:赞朱仝为人侠义,却说雷横有些心胸狭窄,一褒一贬,朱仝又加一分,2:0。

    私放晁天王一节,朱仝把人情做完,而雷横却净吃哑巴亏。朱仝精、雷横拙;朱仝快、雷横慢。朱仝再加一分,3:0。

    地位:两人一齐出战时,朱仝是上首、雷横是下首,岂非在暗示朱仝武艺高过雷横吗?朱仝再加一分,4:0。

    朱仝雷横在一起,朱仝处处压雷横一头,由此推论朱仝的武艺高过雷横是顺理成章的。虽说两人一马一步,姑且这样进行综合比较吧:如果步斗,朱仝占不了雷横的便宜;如果马斗,朱仝可以在几十合里解决雷横。而雷横曾与刘唐有一战,50余合堪堪为敌,“再打数合就有性命之虞”(吴用语)。虽说雷横六七十合之内必被刘唐所斩,但是两人的武艺还是很接近的。而武力稍高过雷横的朱仝岂不是正好和刘唐相当吗?而诸位以为刘唐的武力在八骠中能排第几呢?

    朱仝的战绩

    朱仝的战功彪炳:战平朝廷御前飞龙大将酆美、生擒辽国猛将曲利出清、生擒南国飞熊大将徐方、单挑飞云大将苟正30合斩之(是梁山大战方貌手下八飞将的唯一获胜者)。除了挨过张清的飞石,朱仝从没有失过手。苟正居八飞将之六;徐方更是名列第三,挺过花荣三十余合;更不必说曲里出清的勇猛了。

    朱仝在乱军中、巷战中分别两次生擒高手,这样的故事在梁山诸将中是很少见的。生擒的难度比杀死的难度大很多,即便不是在正规的单挑中发生的,也属难得!至少可以为他的武力大大加分。同苟正的一战则完全是货真价实,使梁山其他七将黯然失色。如果说苟正的武艺不好估计,那么同样有很多猛将也都只出场了一次,如寇镇远,人们正是凭借他是辽国王牌主力军副先锋的事实,以及和正先锋琼妖纳延的类比,从而推断出他具有一流或近一流的武力。同样的,诺大的南军,汇集江南虎狼之士,除了四大元帅外,应该还有其他猛人,南国八飞将声名显赫,个个都是良将,因此只凭借苟正居八飞将第六的事实,就完全可以中庸地估计其水平应该在弱一流上下。能够三十余合杀死弱一流的战将,朱仝当屹立于一流武将之行列矣! 当雷横和司行方苦斗四十合后被砍下马去的那一刻,远方的朱仝是否感到手中的枪有一丝跳动? 朱仝出彩的故事都发生在征辽、讨方腊的时候,如果考虑到征田虎王庆是后人加上去的而将这部分章节的权重减轻的话,那么本来就高大的朱仝在梁山诸将中会显得更加高大的。 若以纯武艺而论,朱仝位列八骠是名至实归,他的战绩不逊五虎八骠的多数人。朱仝,无愧梁山“美髯公”! 三、倒霉的没遮拦宋江在江湖道上混的时候几乎都是下软蛋,只雄起过一回,那就是在揭阳镇面对穆春时“欲放对”,简直是破天荒头一遭。虽然宋江的身子骨弱,但是武艺的眼界却不低,“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那穆春身形一动,宋江便知道碰上了个软脚蟹,顿时豪气倍生矣。连宋江都敢惹他,穆春的武艺可想而知了。但是他为何仍然那么嚣张呢?因为他背后有一只厉害的黑手 – 穆弘。 穆弘的来头相当响亮,在“恁地个有名的揭阳镇”上一手遮天,江湖上有名的“浔阳三霸”之一,没有点真本事还敢那样子混么? 说起来,兄弟俩的绰号也有趣,穆春是小遮拦,小小地可以抵挡的意思;穆弘是没遮拦,不可抵挡的意思。光从绰号上看就知道谁更厉害。只是哥俩儿的功夫差距比绰号的差距更大,这个双子星不比也罢,反正起码是10:0。

    穆弘闹革命上梁山后,运气就一直不太好,三打祝家庄时,本来盼着痛痛快快厮杀一番的,却得到军师吴用的将令,故意让着祝虎打了三十合不分胜负,心里不爽极了,“他妈妈的,要没有比祝老二高出很多的实力,哪敢和他玩假的?想必众兄弟都知道这个理的。”穆弘只好这么安慰自己。后来排进了令人眼红的八骠骑行列,但是天不作美,始终拿不出什么傲人的战绩来,不免给人以素餐尸位之嫌,想必也是成天看着这个逞强、那个夸能,倒受他人的气了。特别是一看到孙立黄信等人就不自在,心里憋的那个气呀!好容易等到了征方腊时,得到了同一个叫程祖远的武将厮杀的机会,战了三十余合,对手招架不住了,穆弘心里那个高兴劲啊,眼看就是“翻身农奴把歌唱”,没想到那孙子象个泥鳅似的溜下马背趁乱跑了,到口的熟鸭子飞了,把个穆弘气得呀,一口气上来,堵在喉咙口里,楞是再也没出来。从此,搞得个气血不畅,久积成疾,不久竟然病死在杭州城了。 说正经的,stumpytiger以为穆弘其实是好武艺,只是宋江吴用没有给人家什么机会而已。梁山上至少有个浑人就有些惧怕他,说出名字来,惊得你呆了:黑旋风李逵!

    此话从何说起的?李逵在寿张县正疯在兴头上的时候,却被追寻而来的穆弘撞个正着,穆弘大喝一声:“众人忧得你苦,你却在这里疯!”说完,扯起李逵便走。而李逵呢,屁都不敢放一个,极不情愿地被拖了回去。李逵是何等样的桀骜不驯,穆弘一不是他的领导,二与他非亲非故,凭什么被他又拖又扯的?还不是因为李逵害怕他。 李逵的奴才气特别重,对强过他的人很服气,燕青随便摔他、焦挺随便打他、公孙胜随便骂他。但是对比他武功差的人却厉害得很,时迁、乐和见了他都发抖,大概和俺们平常人在泰森那黑塔一般的身躯面前的感觉是一样的。王矮虎、李忠等会点武艺的三流人物敢不敢去扯李逵呢?除非他们吃了豹子胆了。邓飞、韩滔等二流人物又敢不敢呢?可能敢,但是扯不扯得动就难说了,弄不好惹的李逵性起,反吃一大脖子拳。猩猩惜猩猩,好汉惜好汉,李逵只服气武艺和他同级别的人。 辨别两个人的武艺高低,并不一定要打一仗。小李飞刀里,天机老人只吐了一口旱烟就把上官金虹镇住了;穆弘这一抓一扯,活脱脱地显示出他不逊于李逵的实力。他的武艺往高了说,比李逵还强;往低了说,和杨雄、雷横等同处于弱一流。他位居八骠之末,应该还说得过去的。 四、小结 这三对儿双子星,石秀让杨雄失色;朱仝让雷横见拙;至于穆家兄弟,哥子是老虎,小弟是狐狸耳。

    水浒武力(4)- 谁来顶替扈三娘

    萝伏的关于谁来顶替扈三娘的问题以及煮酒的扈三娘武力分析文章引发了stumpytigerw对这位能战佳人的兴趣,包括她的武艺、美貌、和悲惨身世。

    一、梁山无大将,巾帼当先锋?

    水浒传第五十四回“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呼延灼领八千精锐兵马,以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屺为副将,浩浩荡荡杀向梁山泊。而此时的梁山正值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之际,聚得数十位好汉,端的是:钱粮充足、兵强将猛!朝廷的这一次征剿虽然有点规模,但是相对于梁山的阵容来说还是小巫见大巫,双方实力上的巨大差别注定了呼延灼的军马肯定是飞蛾扑火的下场。

    宋江吴用等在未知呼延灼的连环马的威力之时,并没有真的把这八千军队放在眼里。一惯谨慎的宋江此次调动军马却是显得那么胸有成竹,不慌不忙:“我自有调度。可请霹雳火秦明打头阵,豹子头林冲打第二阵,小李广花荣打第三阵,一丈青扈三娘打第四阵,病尉迟孙立打第五阵…”。其态度之从容、心态之沉稳、语调之平常,好象不是一场生死悠关的大战,而是去打一场表演赛 – 向大宋朝廷一展我梁山好汉之军威! 梁山在战略上轻视,在战术上还是重视的,以当时的阵容而言,出动了大部精锐:永远的先锋秦明,第一高手小张飞、第一射手小李广、绝对高手病迟尉;不过既然有表演的性质,阵容不免花哨一些,于是mm扈三娘加了进来。扈三娘数合就擒于林冲,其武力差距比起以上四位一等一的好汉可谓大矣!之所以被安排进来,stumpytigerw以为是宋江在摆谱:看,俺们农民起义军有如此美貌如花的女将军,你们有么?女将本来就是稀有动物,而美貌女将无异于比大熊猫还珍贵的国宝。扈mm不用出手,只要往阵上一站,就会对敌军造成巨大的杀伤:美目流转、玉手纤纤,不知会让多少个“王矮虎”手颤脚麻,不知会谋杀多少眼球和口水,不知会消磨敌人多少战意。

    宋江本意是摆谱,但是你不得不承认梁山的这个先遣队阵容看起来的确相当漂亮:霹雳火之猛烈、豹子头之威仪、小李广之俊雅、扈mm之靓丽、病迟尉之雍容,在这一堆猛男帅哥中,扈三娘无疑是化龙点睛的一笔!

    打仗毕竟不是时装表演,宋江差点为他的虚荣付出巨大的代价。扈三娘同呼延灼斗了十合以上,惊险万分地逃过呼延灼的绝杀,从此宋江不再托大,再也不敢拿mm的生命开玩笑了。扈三娘虽然从此退出了主力阵容,但是在战场上,她飒爽的英姿还是梁山军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二、谁来顶替扈三娘?

    在梁山的这五路人马中,扈三娘有点花瓶的嫌疑,如果纯粹从武力的角度说,谁可以顶替上来呢?李俊等水中蛟龙、李逵等地上太岁自然不可能上,因为这是马军的干活。杨雄石秀等亦马亦步,但是梁山可能已经有了马步水三军的规划,杨雄石秀应该被规划到了步军里面,所以也不会来搅马军的活。 那么只有从剩下的马军将领中遴选,第一是晁盖,武艺卓而不群,但是贵为山寨之主,自然不可能轻易出马;第二是李应,可惜入了伙以后,干起了文职工作,扑天雕从此绝迹于长空,埋没了那一身好武艺;第三是朱仝,只是此公和雷横穿一条裤子,如果他单独上,雷横可能不高兴;第四应该是穆弘,但是此人经常站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第五该轮到黄信了,此人一口丧门剑、号称镇三山,武艺到底如何?不妨多说两句。 大黄一出场就挂了一块“武艺高强”的金字招牌,但是成色有多足就难说了。你说他武艺高吧,他却敌不住清风山燕、王、郑三头领的联手,此三人是不折不扣的三流角色,其中黑老大燕顺数合之间就挡不住枪法平平的张清,武艺很烂;王、郑二人就更是等而下之了。窃以为所谓呼延灼所说的“绿林中手段”当是指的这类人物,而绝非武松、刘唐之类的真正江湖高手。燕、王、郑三头领的联手的威力并不可怕,大抵与吕方郭盛的联手差不多,而黄信只打了十余合就吓跑了,实非一流高手所为。 而你说黄信武艺不怎么样吧,可是人家在征剿方腊时也露过一小脸儿,尤其是和赵毅的一战占尽上风,没有被同时出战的孙立vs范畴的一战比下去。赵毅是上首、范畴是下首,没有理由认为黄信的对手较弱,故黄信似乎可以和武艺精湛的孙提辖等量齐观。

    如果说黄信攻击力接近一流、防守二流,似乎有几分道理,这种人一般都是欺软怕硬的主儿,估计是被他的师傅秦明教成这个样子的,有其师,必有其徒嘛。况且黄信的武艺再高,也高不出他的师傅这道坎儿,秦明的武艺也就是标准一流,所以大黄的武力值应该位于弱一流和强二流的地带。以他的兵马都监出身,却未能排进八骠,恐怕还是自身的武力拖了后腿,怨不得别人的。 大黄以降,就是吕方、郭盛、欧鹏、马麟之辈了,此辈与扈三娘的武艺在伯仲之间,但是他们哪有扈mm让人舒心的视觉效果?说来说去,如果我们可以原谅宋江习惯性地遗忘了穆弘的话,那么第四纵队让扈三娘担纲也有一定的必然性。

    在水浒武艺评比体系中,扈三娘是一个相当关键的环节,在stumpytigerw的梁山好汉武艺定量分析一文中,就是顺着扈三娘vs彭屺、彭屺=韩滔、韩滔vs秦明、秦明vs史文恭、史文恭=卢俊义等逻辑关系,从而推算出了108人的武力全貌的。从武力分析体系的意义来讲,扈三娘是不可替代的!

    三、梁山上的一颗定时炸弹?

    水浒中还有一员武艺高强的美貌女将:琼英,家世和扈三娘相似,待遇却大相径庭。同样的是父母被强盗所害,作者赞琼英贞孝,让她卧底成大功,最终报仇雪恨;而血海深仇更甚的扈三娘,内心感受却无人理会,好象她是一个没心没肝的木偶美人。其实宋江李逵对扈三娘而言,比琼英眼中的田虎更加可恨,如此不共戴天的仇人,岂能以兄弟姐妹相处半日?在梁山好汉海吃山喝的欢歌笑语中,也许扈三娘心中正流淌着血泪。stumpytigerw喜欢梁山好汉,讨厌荡寇志中的官军。但是如果扈三娘响应官军,伺机报血海深仇,那么无论她杀的是谁,本人的同情都完全在扈三娘一边。

    扈三娘在战场很泼辣,但是好象并不喜欢杀人,总是试图生擒对手,捉王英、捉大辽女将、套彭屺、套郝思文…,从来没有痛下杀手,实在是太善良、太温柔了!

    水浒武力(6) – 铁血宁海军

    话说梁山军一路高歌猛进,兵锋直指方腊重镇 - 杭州,昔日里的花花世界如今变成了一座坚固的堡垒,在如血残阳下,高大的城墙在阴影中矗立,里面驻扎着方腊最强大的部队:宁海军。 宁海军由方腊太子方天定统帅,部下有七万余军马,二十四员战将,四个元帅。为首两个最了得:一个是国师宝光如来,俗姓邓元觉,使一条禅杖,重五十余斤;又一个是南离元帅石宝,惯使流星锤,百发百中,又能使一口可以裁铜截铁的劈风宝刀。外有二十六员,都是遴选之将,亦皆悍勇。 杭州西面南面比邻宽阔水域,宁海军却没有相应的水军编制,天然防线成了摆设,任凭梁山水军横行,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其马步军的实力却是空前的强大,梁山军终于遇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对手。 一、廿四偏将,卧虎藏龙这24员偏将是方腊钦点,其中不乏虎狼之辈。王仁、凤仪分别和花荣、秦明打了十几合而不分胜负,这里stumpytigerw想起了一个武评话题:不分胜负的厮杀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场面,例如:韩滔同秦明战了20余合力怯,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在20合以前,他们也是不分胜负呢?如是,韩滔无论在力气、技巧方面肯定都处于全面下风,两人20合以前是一边倒的不分胜负;而刘唐雷横战到50余合时,雷横岌岌可危,窃以为两人场面基本相当,雷横只是破绽较多而已,两人在50合之前应该是场面相当的不分胜负。而王仁、凤仪两人的这十来个回合应该是势均力敌的厮杀,故王仁、凤仪两人武力应在韩滔之上。

    张韬在独松关与厉天闰搭档,成功地扮演了巨人杀手的角色,埋葬了董平一世英名,可谓英雄不问出身。 排名最后的贝应夔,武艺却未必就一定敬陪末座。一出场被冠以猛将之称谓,只可惜猛得太过,猛而不稳,撞在了专打猛虎的武松手里,两猛相争,又是全力以赴,势必是生死立见的结果。 厉天佑 – 24将之首,上阵打仗是一刀一枪的高危风险工作,估计走他哥子的后门的可能性不大,他应该是这24将中的佼佼者。窃以为此人的武艺至少是强二流,大概有宣赞或黄信的水平。

    总体感觉这24员将佐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威猛者可与梁山天罡放对,孱弱者如秋风之落叶被一扫而去。

    二、四大元帅,比肩五虎

    国师邓元觉雄居四大元帅之首,声誉震得价天响,杭州城外和鲁智深步斗了50几合不分胜负,堪称佛门武学的颠峰之作。此二僧步战马战俱佳,但是邓公应该是马上元帅,而老鲁则是地上金刚,邓公以己所短攻老鲁所长,所以这一场龙虎斗看似平分秋色,实则高下已判,邓公的综合武艺素质犹在大高手老鲁之上!老鲁马战呼延灼肯定是只高不低,如此算来邓公的马上本事比老鲁呼延都稍胜一筹,大致可达到五虎之颠关胜的层次。四大元帅中,此公之武学修为极可能是最深厚的,威望名声也最盛隆,可惜在战场上一无斩获,最终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果,不免给人以“骆驼虽大,终觉不俊”的印象。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