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象施恩这么一个聪明绝顶一步三计处世高明八面玲珑的人物,在梁山怎么职称却被定的如此靠后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武松在去二龙山的途中,在孔太公庄上见到了宋江并把自己在安平寨的经历详细地汇报给了他。宋江听了估计当时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因为从他从施恩高明的处世之道中看到了他自己的影子。后生可畏啊,幸亏施恩还年轻,缺乏资历和人望,不然那江湖上一听到就得“纳头便拜”的名头就不是他宋江的了。所以评职称的时候,估计宋江是有意把施恩往下打压。本来梁山的职称评定制度对于知识分子出身的中下级干部还是比较照顾的,朱武,萧让,裴宣,蒋敬,安道全等人的排名都还比较理想,唯独施恩被格外照顾。在互相倾轧,互借朋党的领导层内部,这样的做法是很普遍的,即使在今天的官场上也时常看到。
第二,三山集团虽然是被宋江怀柔过来的,却算不上是宋江的嫡系,所以三山头领在评职称的时候并没有优势可言。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三山集团的头领们基本上都是反对招安的,这和宋江的意向完全背道而驰了。因此,三山集团的排名整体都比较靠后。当然,其中武松是宋江的结义弟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二龙山武松排在杨志之后,而在梁山却排在杨志之前。那么,鲁智深之前和宋江也没有交情,为什么还能保持排在武松之前呢?答案很简单,当宋江在打破了曾头市以后假意要让老大的位子给卢俊义的时候,鲁智深很适时地配合吴用演了双簧:“若还兄长推让别人,洒家们各自都散!”拥戴之功,在历代领导人眼中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杨志就少说了那么一句话,职称不但不如鲁智深和武松,还掉在了董平和张清后面。
第三,施恩因为武松的关系,先上了二龙山。而二龙山却是一个重视本身武功且按资排辈的团体,还多少有些忽略文化水平,结果造成连武松都只能拿一块铜牌。对施恩更不利的是,二龙山头领中武艺高强者很多,在这里诞生了后来梁山排名第13,14和17的3位重量级人物,在并入梁山的各个山头里可说是首屈一指。施恩处于这种环境下,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换句话说,施恩是被伤仲永了。如果施恩投的是白虎山或者桃花山,估计有份做山寨之主。
从施恩这个小人物的际遇和走势,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幅世人百态图。在现实的社会里谁会发迹,谁被压制,自古及今都是有道理可循的。当然,光有条件不行,还要有本领;但光有本领也不行,还要有机遇。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