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水浒评论选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写晁盖是为了‘屏晁盖’(2/2)

    《水浒》作者从地主阶级反动立场出发,完全抱着屏弃农民革命领袖的目的来写晁盖,作者安排晁盖夜打曾头市,就是有意让他以一个一意孤行的莽汉,自惹毒箭穿身,最后把他屏于一百○八人之外。作者用革命起义领袖的惨败,反衬投降派的成功,以达到他反对农民革命,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目的。为此,作者不能在小说一开篇就写宋江“把寨为头”,因为那就没有“全忠仗义”的宋公明了;所以要写晁盖。但写晁盖不屏晁盖也不行,因为有那个“顽铁铸汝,亦出洪炉”的晁天王,实在是有碍于地主阶级忠臣孝子的曲线尽忠。于是按作者的投降主义政治方向,必得拿晁盖做宋江进身的垫脚石,借这个台阶使宋江大显忠义,为地主阶级立大功勋,去“瞻依庙廊”。“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说的就是这番意思。作者这样对比晁、宋二人,是要读者看出,聚众打官府、反皇帝,不论取得怎样发展,都是通向“邪佞”的方向;其中如有人能把迷途愈远的人们迅速拉回,走向“顺天”、“护国”,他的功劳就愈大,就愈该受到赞美。《水浒》把这份“荣誉”完全给了“呼群保义”的宋江。

    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之所以成为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美化投降派的反面教材,就是由作者的这种反动立场、反动观点、反动政治态度造成的。我们决不能容忍歌颂这种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之能事的人,更不能容忍用革命农民斗争的失败作为反衬来歌颂投降派。我们要通过对于《水浒》作者反动创作意图的剖析,来加深对古今投降派的认识,深入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反修防修,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到底。*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