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水浒评论选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宋江“让位”是为了什么?
    任秀玲;赵深田 (1976.07.20)

    路线是决定一切的。夺取权力是改变路线的重要前提。因此,革命队伍里的投降派,为了改变革命路线总是要千方百计地从革命派手里夺权。但是,代表反动阶级势力的投降派,在革命队伍里总是势单力孤的,因此,这种夺权往往要勾结外部的反动阶级人物来进行。《水浒》里宋江的“让位”,就是一个他勾结另一派地主夺权的例子。

    宋江一再要把梁山泊第一把交椅让给“河北第一等长者”卢俊义,说是自己“有三件不如员外处”。宋公明在这里真有点既“公”且“明”的样子。其实这“公”是地主阶级的“公”,这“明”是地主阶级的“明”。宋江玩弄这种“让贤”把戏,完全是出于他向革命派夺权以实现其投降阴谋的需要。因为,虽然宋江已经坐了第一把交椅,但那只是“权坐”,并不牢固;虽然他已经结集了一个投降派集团,但其中还缺少一个卢俊义那样能够把吴用这样的革命派挤到后面去的得力人物;虽然他投降朝廷的方针已定,但在实现这个方针上,却遇到了来自梁山革命派和朝廷主剿派——高俅等另一派地主这两个方面的阻碍,需要有卢俊义这样的得力帮手来协助压制革命派和联结另一派地主。

    从宋江提的“三不如”,正好可以看出地主阶级的“择贤”标准和他“让位”的目的。

    第一,“堂堂一表,凛凛一躯,有贵人之相”。这是捧场的屁话,无须多说。

    第二,“生于富贵之家,长有豪杰之誉”。这是讲的阶级地位和社会声望,很重要。卢俊义是有“海阔一个家业”的大地主,而且是“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的一个地主阶级顽固派,是高俅那派地主当政的重要社会支柱。他在封建统治阶级中“有豪杰之誉”,影响力大。宋江要勾结另一派地主,打击梁山的革命派,达到全面推行投降主义路线、投降朝延的目的,自然选中这样的人。

    第三,“力敌万人,通今博古”。这是说的才能和政治经验。卢俊义“棍棒天下无对”,是作封建统治打手的好材料,“通今博古”的政治经验,协助宋江推行投降主义是得力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