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就是这样一个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就是这样一个可耻的投降派。可是,有些评论《水浒》的文章,却竭力美化和颂扬这个宋江。有的赞扬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的品德;有的说宋江上梁山之后,“做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好事”;有的把宋江投降说成是“农民的局限性”。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
所谓“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这完全是作者编造的骗人货色。在封建社会里,地主和农民是冤家对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地主阶级决不会“仗义”向农民阶级“疏财”,决不会去“扶”农民之“危”,“济”农民之“困”。《水浒》中颂扬的宋江的“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又是怎么回事呢?第一,宋江手中的资财,不是自己劳动所得,他施舍给别人的金银财物都是从劳动人民身上剥削来的。第二,宋江追逐功名利禄,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无非是以此笼络人心,图利、图名、图权。宋江正是通过所谓的“仗义疏财”、“扶危济困”,骗取了一些人的称赞和拥护的。
所谓“做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好事”,那是混淆是非。宋江上梁山,是因为被蔡九知府等人逼得一时走投无路,不得不“暂占水泊,权且避难”。他虽然也反贪官,但他和贪官之间的斗争,只不过是地主阶级内部狗咬狗的斗争,与农民起义军和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不能混为一谈。宋江在梁山的所作所为,都是围绕着“招安”二字打转转的,推行了一条投降主义路线,干了一系列的叛卖活动。投降朝廷后,他又镇压了其他农民起义队伍。皇帝办不到的事情,宋江办到了;贪官污吏起不到的作用,宋江起到了。如果说宋江上梁山以后做了一些什么事情的话,那就是干了一系列叛卖革命、反对人民的罪恶勾当。
所谓宋江的投降是“农民的局限性”,这根本是站不住脚的。宋江是一个混进农民起义队伍的地主阶级分子。他的反动阶级立场决定了他要跪倒在皇帝的脚下,死心塌地维护皇帝以及整个封建制度。当宋江和贪官污吏的矛盾激化时,他便利用农民起义军进行反贪官活动,而一旦农民革命对地主阶级的统治造成一定威胁的时候,他自然要出卖革命了。怎么能把这种叛变、出卖革命的行为说成是“农民的局限性”呢?中国封建社会里的农民革命,虽然屡遭失败,但数百次农民起义、农民战争连绵不断,推动了历史的前进。斗争不屈而失败和为了做官而投降,完全是两码事。把宋江的投降说成“农民的局限性”,这是对农民阶级的诬蔑。
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水浒》里的投降派宋江,被作者乔装打扮成“农民革命英雄”,现在,我们要彻底揭穿宋江的假面具,批判他的投降主义路线。*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