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三国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十三篇 上梁不正下梁不歪(2/2)

    自从吴蜀的进攻被打退,诸葛亮病死的随后几年,是最能够体现曹睿为人的几年。曹睿在封建君主中可算个异类,简单的说,他昏而不庸,私事昏而公事不庸。建安九年(204年)八月,曹操攻克邺城后,曹丕娶了袁熙的夫人甄氏为妻,于建安十一年(注2)生下曹睿。曹睿小时候就很聪明,曹操对这个孙子也是宠爱有加。三国志明帝纪记载,曹操“每朝宴会同,叡与侍中近臣并列帷幄。好学多识,特留意于法理。”曹丕虽然因为他的母亲甄氏失宠被杀而不曾正式立他为太子,其实早就心有所属。三国志记载,曹睿“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性特强识,虽左右小臣,官簿性行,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终不遗忘”。他在位的十二年中,军事上可谓颇有建树,吴蜀的攻势都被遏制,无论孙权陆逊还是诸葛亮都未能从他手里得到任何便宜,孙权甚至可谓出尽了洋相。临终前又派司马懿平叛公孙渊,使辽东重入魏国版图。同时,他并没有不切实际的伐吴灭蜀的计划。曹休兵败淮南,他能亡羊补牢;曹真遭遇大雨,他也能适可而止。政治经济上,他注重法理,明于断狱,五铢钱的恢复也堪称大手笔。他最大的缺点,就是私生活糜烂。修宫殿招宫女,为此犯颜直谏的大臣不下二十多人,曹睿对他们的态度也是一视同仁:既不听,也不罪,相当的宽容和固执。杨阜把那个芝麻官打扁后,他处处躲着这位杨少府,看来也知道自己理亏;陈群高隆堂的奏章,他看后也能动容收敛。既然如此,您为什么不彻底来个知错就改,那样您不就是有口皆碑的明君了吗?作为个人悲剧,曹睿荒淫的私生活直接造成了他的短命。曹丕曹睿都好色,甚至是荒淫。这大概也是他们以四十岁和三十四岁英年去世的原因之一。幸运的是,曹睿在位时期,魏国疆域庞大,总的讲军事政治经济诸情况也相当不错,加之他有一批忠诚正直的手下,他的上梁不正并没有导致下梁歪。他本人也痛恨下梁歪,浮华的他却屡次三番地下令不得录用浮华的“同伙”。反过来下梁不歪或多或少缓解了他的上梁不正,曹魏这辆火车并未脱轨。

    景出二年(公元238年)正月,私事昏而公事不庸的魏明帝曹睿在新落成的宫殿里,不但高兴不起来,反而忧心忡忡地开始考虑起国事。辽东的公孙渊已经公然反叛,总不能让他得意下去,况且他是北连鲜卑南结东吴。如今吴蜀都没有什么动武的迹象,应趁此良机加以剿灭。但是,田豫毌丘俭先后无功而返,看来这个地头蛇并不好对付。想到这里,他下了决心,从长安招“强龙”太尉司马懿进京。对辽东的公孙渊,魏国终于打出了王牌。

    注1 太尉,司徒和司空合称三公。按照后汉书百官志记载,三公具体分工为:太尉掌兵事,司徒掌政事,司空掌工程建筑。

    注2 曹睿在位12年,但他登基和去世的年龄有两种说法,22岁,34岁以及24岁,36岁。按照陈寿三国志本文,曹睿公元226年以24岁的年龄登基,公元239年36岁去世,但裴松之在他的注中将这两个年龄改成了22岁和34岁。其分歧是重大的:曹操于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八月攻破邺城后,曹丕才娶到原为袁绍儿子袁熙的妻子甄氏。如果曹睿为24岁登基36岁去世,就是说他实际上是袁氏骨肉。陈寿这件事上真的弄错了?以曹操父子行事之离经叛道以及对养子的喜爱,立一个养子继位并非不可能。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