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孙策已经过世,弟弟孙权刚刚继承事业,正在广招贤士。周瑜同时告诉鲁肃:“我听前代贤哲秘论说,未来承受天命,代替刘家(汉朝皇帝姓刘)的,一定在东南方。(显然,预卜是错误的)因此,到东南发展,投靠孙权是正确的决定。”
“这是攀龙附凤,大展才华的好机会。”周瑜总结说。
潇洒的周瑜,分析事理一向有条有理。加上周瑜先前已把鲁肃的母亲接到吴地安居,鲁肃没有后顾之忧,因此听从了周瑜的话。这一年,鲁肃二十九岁。
攀龙附凤,一展才华
周瑜在孙权面前,特别推举鲁肃说,鲁肃的才能,最符合时代需要,应该重用他。
后来,孙权在接见众宾客时,特别留意到鲁肃。宾客告退后,孙权请鲁肃单独留下来,两人一番密谈,鲁肃提出孙权未来发展的对策:“鼎足江东,铲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之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孙权听了大为高兴。
另一名参谋张昭不太高兴,他看鲁肃很不顺眼,曾警告孙权说,鲁肃年轻心粗,不可用。但孙权不但不听,反而更加重用鲁肃。
在赤壁之战爆发前,听说曹操大军东来,孙权召集幕僚,讨论和或战。大家一面倒地认为,曹操太强了,打不过,应该敞开大门迎接曹操。鲁肃闷不吭声,孙权也未下结论。后来,孙权起身换衣服,鲁肃追到廊下,孙权知道鲁肃一定有话要说,拉起鲁肃的手,问道:“您要对我说什么?”
四下无人,鲁肃这才说出意见:“刚才众人的意见,只会坏了将军您的大事,不能再和他们讨论了。怎么说?我鲁肃大可迎降曹操,将军您却不行。我投降,他还可能让我回老乡,当个地方小官,自由自在,而将军呢?曹操会把您摆在什么位置?请早点定夺,不可以采用这些人的主张。”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