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鲁肃传》)
但荆州是在刘备还是在孙权手中,作用可是大不一样的。史书记载,曹操听到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的消息时,正在写字,大吃了一惊,笔都掉在地下了,可见荆州到了刘备手里,对曹操意味着多大的威胁。
赤壁大战中,孙权自认为是主力,也觉得荆州作为胜利成果,当然属于他所有。但实际上他当时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治理,也不能有效的防止曹操卷土重来,所以暂时要借助刘备的力量和声望管理守卫荆州,作为他的一道屏障,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借”。鲁肃、诸葛亮作为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就象高明的棋手,看的不是一步两步,而要看到十步八步,以至更多才行。所以诸葛亮知道荆州可“借”,而鲁肃也是真心实意的愿“借”。各自都有各自的想法,实际上也在斗智斗谋。看来这个“借”,还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互相借助,互相利用。后来鲁肃单刀赴会,要求归还荆州时,关羽说:刘备也参加了赤壁大战,“身在行间,寝不脱介,努力破魏,岂得徒劳,无一块壤?”并非毫无道理。
有人会说,两家既然有结盟抗曹的大局,何必闹的这么张扬,协商一下不就得了吗?事实上鲁肃是顾全大局的,他一方面积极交涉,使刘备答应以湘水为界,后来还把长沙、零陵、桂阳等荆州的大部分郡属都给了东吴,但仍然保留荆州作为刘备北伐的基地,还特别向孙权指出曹操还在威胁双方,吴蜀应当同仇敌忾,不能闹矛盾(“曹公尚存,祸福难构,宜相协辅,与之同仇,不可失也。”)。但他一去世,情况就变了。曹操利用荆州归属相争造成的矛盾,需要借助东吴力量给他解围。关羽在荆州攻克樊城,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曹操不得不商量着要迁都到许都以避其锐,蜀汉势力空前强盛。司马懿建议并许诺孙权“割江东以封”,让他派兵抄关羽的后路,鲁肃经死,才发生了吕蒙用计,白衣渡江,使关羽兵败麦城的事。
曹操对刘、孙的争夺,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策略。所以关羽闻讯急忙回军救荆州,曹操下令不许追击,就是想看到关羽、吕蒙鹬蚌相争,久峙不下。没想到关羽失败得这么快,这么惨。孙权收回荆州后,也害怕刘备兴兵复仇,想引祸水北流,于是把关羽首级送给曹操,暗示刘备,这是受曹操指使的。没想到曹操比他更明白,将关羽的头以诸侯之礼葬于洛阳,撇清干系,表示与己无关,果然把刘备的怒火引到东吴方面去了。看到曹操玩了这么漂亮的一手,孙权也赶紧在当阳礼葬关羽遗体,这就是为什么当阳有个关陵,洛阳又有个关林的缘故。
政治、外交上的三角关系需要借助第三方力量。彝陵之战,火烧连营八百里,东吴虽然取胜,但也闹了个两败俱伤,最后还是让曹魏“合纵”之术坐收渔利了。所以刘备死在白帝城后,诸葛亮很快就派人与孙权通聘修好,再结盟誓,才能够专意北伐,“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可惜国势已经伤了元气,只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了。
这么瞎聊,可又应了一句歇后语:“看三国掉眼泪——为古人担忧”。但是直到现而今,大到国际政治,贸易格局,小到人际关系,这种或明或暗,微妙复杂的三角关系还是到处可见的,能不能处理得成功,确实需要智慧胆略。三国的经验教训,是否还有一定的教益呢?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