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三国人物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四 出山到出奔
    香港电影版的《笑傲江湖》里有一句话:“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江湖?”对于政治有一种解释就是人和人的关系,所以说想不问政治或许可以,但是不能够保证政治不问你。回想起当初试图步入仕途的时候的热衷和被无辜免官后要求复官的努力,我们不知道曹操会不会后悔或者觉得可笑。我们现在能够知道的是,他以病辞东郡太守回到家以后,并没有能够象他想的那样“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还是被朝廷征拜为议郎,毕竟当时他父亲还是太尉。一个暂且不再和现实作对的曹操还是统治集团可以改造的对象。议郎曹操没有再上什么折子,而是一天到晚请病假,这病可能就是“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西凉的边章、韩遂又造起反来,号称有十几万人。这时候虽然汉灵帝在人间的日子已经不多,但是经过了黄巾之乱的他对于战争倒不象以前那样麻爪了。于是有了西园八校尉的编制,领头的是被曹操打死过叔父的小黄门蹇硕,是为上军校尉,为八校尉之首,连灵帝的大舅子——屠户出身的大将军何进都要听他的。八校尉的老二中军校尉是已经当上中郎将的袁绍,曹操为典军校尉,排第四把金交椅。这时候的曹操可能已经想通,手里有了兵权才能够免祸,他父亲这时候已经不是太尉了,不想死就得在官场上走下去。要想耍清高,反面例子已经很多,曹操在病酒之余不需要翻什么三代之书,就是汉朝离他不远的已经能够让他下定决心。

    西园八校尉对平乱没有起什么作用,对汉朝后来的政治动荡起的作用却很大。八校尉的编制出现不久,有商业天才的汉灵帝就见刘邦述职去了。不过他可能在阴曹地府见不到刘邦,只能见到刘秀,因为后来元朝的话本让刘邦投胎变成了他儿子汉献帝刘协。本来刘协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他妈妈王美人一生下他就被何进的妹妹何皇后给杀了。原因是何皇后有自己的儿子刘辩。按照长幼之序,嫡出的刘辩比庶出的刘协大八岁,有继承权。何况还有个当大将军的舅舅?但是汉灵帝应该是个同情弱者的人,被灵帝母亲董太后收养的小刘协让灵帝偏爱,据说“协”字就是说象灵帝自己,很想把皇位传给这个象自己的人。好象这个想法跟勇健的小黄门蹇硕也提起过,就是没有文字依据。

    西园八校尉的老大蹇硕对死去的汉灵帝忠心耿耿,打算把大将军何进做掉,改立刘协当皇帝。这似乎也有点道理,因为历史的实践证明汉朝外戚执政的日子基本就没有什么好结果,无论是对于皇权还是民权。不料别的宦官和蹇硕不是一条心,向何进告了密,蹇硕反而被何进给办了。一直对宦官不满并因为当初党锢之祸一直敢怒而不敢言的士大夫集团借机向何进建议说宦官都不可靠,应该尽除宦官,后世有位英雄说了:“绝则错”,杀尽宦官的极端提议只能证明了士大夫们的愚蠢。虽然说“自古英雄半屠沽”,但不是每个屠沽之辈都是英雄,何进非但不是英雄还是蠢材。他想让已经成为太后的妹妹下诏书尽除宦官,太后不同意这个连深宫女流都觉得荒唐的提议。何进就要招董卓等外地的将领带兵进京玩兵谏,吓唬不听话的妹妹,就和他小时候骗妹妹的糖吃不成就牵头猪进来一样。可惜,以前的猪是他自己的,现在的兵是董卓的。曹操反对他们杀光宦官的计划,并说“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因为曹操知道董卓这头猪进来以后的破坏性比何进当年牵进何太后闺房里的那头猪要大到不可同年而语的程度。最关键是一旦开了地方左右中央,军队决定政府首脑的先例,中央集权的根本秩序就被颠覆了。何进和袁绍袁术等人当场对曹操的不同意见予以痛斥,以为他是在为宦官的利益进行辩护,并且质问曹操是不是有私心,变相揭了他赘阉遗丑的疮疤。曹操只有愤怒而出,董卓得以合法进京。

    董卓还没有来,杀光宦官的计划就已经败露,想想也是,这回是一大群猪进京,董卓还上了折子变相通知十长侍。于是宦官们先下手为强,把何进的脑袋砍了下来。何进想利用董卓,反被他给利用了。袁术袁绍得知何进被杀后放起火,武力解决宦官,双方火并,袁氏兄弟把不少没有胡子的都当宦官给误杀了。张让等劫持刘辩和刘协逃跑,被追上后投水自杀。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