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三国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一回 使傲气张飞孤身赴敌 脱厄运刘备三旅会(2/2)

    吴兰和雷铜一边跑,一边心里转念道:这个黑脸好象是张任肚子里的蛔虫,怎么连山套中的埋伏也知道的呢?既然知道了,他为什么还要追来呢?二将觉得奇怪,只管拚命逃往山套。三里路片刻已过,一声炮响,川军从两旁杀出,为首的就是张任,喝道:“黑脸,昨日放尔脱身,今日尚敢到此,叫尔有来无回,看枪!”说话间,金枪直捅张飞的后背。

    张飞听得炮响,早有防备,勒马转身招架。思量道:张任啊,不要逞强,老张入川以来还未真正出过力,要是单打一真不在话下,看来今日要出一身汗,与你决战一场。“小张,慢着!”毕竟是猛将,一使力气便枭开了金枪,而且出手神速非同凡响。

    就在张任截住张飞的时候,前面的吴兰、雷铜掩杀回来朝张飞后脑砍去,被张飞矛钻点去,后面的吴懿、刘璝又向他的腰间劈来,都被张飞一一分解开去。五个打一个.刀枪并举如骤风暴雨;一人敌五人,长矛独舞似金蛇银蟒。好一幅酣斗激战的场面!一开始张飞恃着自己武艺高强,膂力超人,一杆丈八蛇矛舞得梨花漫天,密不透风,而且越舞精神越振奋,但数十个回合下来,渐渐觉得两膀痠痛,头上大汗淋漓,招架起来也不似开始那样得心应手了。心里叹道:到底半年多没有象今天这样大战了,功夫也疏散了,昨晚只想着要和张任交战,没想到他们会一起围住我。原打算今日要用一下单手十八矛这手绝技,可是一对五是无法施展开来的。

    这边张任见张飞此时已不象起初那样猛勇,暗忖:杀死你太可惜,按着你的身价,又是刘备的把兄弟,要是把你打得从马背上跌下来一举擒获,远比一颗首级要有价值得多,到那时,我可以用这个高昂的人质与刘备做一笔大交易,至少要叫他忍痛割爱离开西川。所以张任并不与他拚命,只是瞅准张飞的破绽击一下,点到为止,既不让他喘息,又不使他送命,要他自己滚下马背。

    此时,张飞就象巴郡战严颜一样,十来个围住一个,既脱不了身,又不能不招架,枉自举着蛇矛一刻不停地消耗着自己的力气,心里叹道:似这样勉强招架下去,早晚要从马背上掉下去。而且刚才出关时为了减少大哥的担心,特别关照他不必派人来助战,我把自己的后路给绝断了。为了要显示一下自己的威严,竟然搭上一条性命,以小失大,这个代价实在太大了。

    却说关厢上的刘备望着追进山套的张飞,听着山套中传来的厮杀声,起初还十分相信张飞的自负。可是到了太阳当顶时分,山套中的呼声仍然没有减弱,说明张飞战了一个上午并没有停,心里开始焦急起来,毕竟孤军深入是很难取胜的。早有战将向刘备几番讨战,要往山套中去助张飞一臂之力。但刘备是知道张飞的性格的,凡是他关照的事情,别人最好不要去拂逆他,况且一再说自有良策。自从张飞从荆州到了涪关,刘备早已把他与诸葛亮等同看待起来,相信他能随机应变,在不利情况下能想出脱身之计来。因此众将的讨战一概被刘备回绝,虽然心里狐疑。

    与此同时,前关的守军见涪关方向突然尘头大起,一面白底黑字的大旗开道,上书“大汉陆军头队正先锋常山赵”临风招展,为首一将正是智勇双全的赵子龙,银盔银甲与寒日争辉,白袍白马与流云分素,银枪一指,背后三千轻骑似疾风掠地,如神光行空,势如排山倒海,声能惊天动地,巧将精兵一齐往涪关扑来。关厢上的弟兄齐声呼道:“咱们赵将军来啦……”

    前书已有所述,诸葛亮黑夜装神游涪江,川将率众归降。天一亮就命赵云领三千马队火速赶往涪关,他便随后就到。赵云一口气赶了八十里路,到晌午时分抵达关厢。见关外营寨层层叠叠,关厢大开,人群熙攘往来,好一派热闹的景象,已料定被张飞占了头功。马到关前勒住,守关将校迎接,并报说刘备和众文武都在后关。赵云二话没说,穿关而过,直奔后关而去。一路上,百姓焚香点烛,夹道拜迎,听说名扬天下的赵云来了,都以先睹为快。赵云频频拱手示意,至后关下马,手提甲拦裙,“锵……”跑上关厢,到刘备面前躬身道:“主公在上,末将相救来迟,罪该万死!”

    刘备惊喜万分,“四弟少礼!”回头对众文武:“诸众,这位便是孤家四弟赵云。”

    赵云的名望何等之大,这班水道上的川将只是耳闻,从未目睹,今日正好一饱眼福。故而一个个瞪出惊异、羡慕的目光。凝视有顷,大家方才醒过神来,一齐参见道:“赵将军,小将有礼了!末将有礼了!……”

    赵云落落大方地向他们回了一个总礼:“众位,赵云相救来迟,多赖诸位出力。有礼了!”

    刘备摸着张苞的肩胛,“侄儿啊,速速上前拜见四叔!”

    小孩虽然不怎么精明,也从来不向人家打听世事,但赵云这个大名倒是早有耳闻,当时有人提起赵云就象在称颂天神天将一样。后来张飞又向他讲了赵云的丰功伟绩,极力赞赏赵云是天下第一个狠人,知道了赵云与刘、关、张的关系,所以他对这个人印象特别深,也特别好,一向以为他是一个身材高大,腰圆膀阔的顶天立地的盖世英豪,今日一见,大出意外,面前这位四叔,竟是体态娇小、面庞白净、大将气概不足、书生味道有余的一员小将,是个不折不扣的白袍小将。当然这是事实,张苞仍是十分恭敬地抢步跪了下去,“四叔在上,张苞拜见!”

    赵云目光犀利,早就看到了刘备身旁这个年轻的“张飞”,猜他就是张飞的儿子。现在一听,果然就是这么回事,心里真为张飞有这样一个儿子感到高兴,急忙俯身双手搀扶:“侄儿请起!”

    赵云见到关厢上这么多大将,还有张苞,大多是陌生面孔,唯独不见张飞。心想军师一路到此逢关过关,可算顺利,却反而不及张飞这个老憨先到,兔子居然也有跑不过乌龟的时候,赵云暗暗为孔明惋惜,抬头望着城关上招展着的张字大旗,急问刘备道:“主公,三将军何在?”

    刘备就把张飞一早出关追赶川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的事情一一说了。赵云听说去了半天仍未回来,忙问为何不命人去接应。刘备说这是他临走一再关照的。赵云笑着想,主公,三将军的脾气我最清楚,他爱面子,但如今一去半天,山套中仍是呼声不绝,已到了骑虎难下的境地,如再延误,性命不保,“主公,可要末将赶去相助?”

    刘备本当就心急似焚,恨不得亲自去看一看到底打得如何,此刻一听赵云之言深感有理,黑、白二将本来是老搭档,即使张飞不要救兵,见了赵云决不会恼怒。此言正中刘备的心意,“四弟之言正合孤意,有劳四弟速去速回!”

    “是。”赵云提枪上马,带着三千马队出后关,朝暄闹之处赶去。

    赵云一走,前关来报:“关厢上已见陆路大队赶来!”

    刘备立即吩咐文官武将回衙等候,只带一个彭羕去关外迎接诸葛亮。君臣二人飞马从后关穿至前关,出城约有里许,一望无际的人海、旗海汹涌而来。大队中央,简雍点马居左,右边是川中降将:阳群、邓铜、冯袭、张南、盛举、刘豹、向家父子三人、刘郃、王茂、苟安、刘安……各执兵刃,护卫着大道中间的二辆车子。一辆四轮小车在前,“咯啷……”车声辚辚。车上端坐着的是陆路主帅诸葛亮,他纶巾鹤氅,手执羽扇,仪态丰隆,神姿清逸。身后一辆大车上载着一面大旗:“大汉军师中郎将、陆军大都督诸葛”飘飘扬扬,很是精神。一路上炮声隆隆,马声嘶嘶,鼓角阵阵,旌旗猎猎。刘备见此盛况,大为动情,便与彭羕弃鞭下马,迎了上去。诸葛亮立即将羽扇一招,顿时炮声绝,大队停,文武下马,军师出车。如此雄壮整肃的军伍,刘备还是第一次看到,“啊,军师,备有礼了!”

    孔明笑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刘备想,自从你建安十三年出山以来,不论是小别重逢,还是阔别相遇,见了面第一句总是向我恭贺喜事。俗话说,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定有大顺,曾记得当年长坂坡时,兵败如山倒,困在汉江边,自觉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已到穷途末路。谁知你一到也是这般笑容,也是这般说话,弄得我哭笑不得,只当是在取笑我。岂料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难卜之祸福。事隔二月,不可一世的曹操船锁连环,被东吴一把火烧得狼狈而窜。从此,我刘备连取荆襄九郡,结束了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孤寡处境。过去,我兵不满千,将不满十,到处碰壁。如今,兵足将广,实力雄厚。以前我家三弟是个粗鲁的莽将,现在由于你的栽培,竟也成了一路都督……这种种功绩全仗你一人之力。当然,今日君臣重新聚首,又添了这许多战将,确实是一桩大事,也是喜事,天大的喜事,这个意思我是懂的。

    一旁的彭羕见刘备在沉思,便上前对孔明道:“军师在上,山人彭羕拜见!”

    在孔明的心目中,彭羕这个人是不陌生的,半年以来,他担心的并不是刘备会不会出事,而是彭羕能不能稳住涪关将士的军心,关键在于有一个能叱咤风云的能人作为全军的主心骨。如今彭羕完全充当了这个角色,不能不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有了他才有了刘备的安全,也有今天的会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孔明从心底里敬佩他,恭恭敬敬地向他行了一礼:“彭先生如此雄才大略,半载如一日,拒敌于关厢之外,亮深感佩服,受亮一礼!”

    诸葛亮和彭羕执手相视一笑,各向后退了几步。众文武趁此机会都跪下,“拜见主公!拜见皇叔!……”

    “众位请起!”

    “谢主公!谢皇叔!……”众人站起,又向彭羕叙礼。

    忽有一将重又闪出:“末将见皇叔!”

    刘备不知他是什么人,为什么又要单独见我,疑云顿生,正要启齿询问,孔明已道:“主公,此将还认识否?乃是当年杀妻之刘安也!”

    刘备听说他是刘安,忙将龙目拭了一拭,注视良久,方才唤起记忆:果然是他,刘安!若非他当年舍命相救,我刘备就没有今天,救命之恩不可不报。惊喜道:“啊,果然是壮士!昔日若非壮士相救,不堪设想!今日相见,恍若隔世矣!”

    刘备和彭羕上马,一个居中,一个在右,孔明上车在左,羽扇一指,炮声响,号角鸣,君臣车马并行,文武随侍其后,大队缓缓向涪关而去。孔明问:“主公,三将军莫非捷足先登了?”

    刘备遥望关厢,看不出什么迹象可以表明张飞先到,暗思道:孔明果然是神人,我根本没有提到过关厢中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关厢上的消息。“我家三弟昨日先到,军师何以知之?”

    “主公脸上写着。”

    “军师此言从何说起?”

    “主公,彭先生限期大除夕必到,三将军与我分兵进之,以先至为荣。今日主公满面春风,一扫昔日愁容,可知三将军已到。若然三将军未到,主公何以安心到此?必定询问下落。亮言然否?”

    刘备听了心花怒故,朗声大笑:“哈……军师妙算,鬼神莫及,备何虑哉!”

    诸葛亮见刘备开心,半是打趣,半是认真地问道:“主公,亮自荆州至此,逢关必克,可称于路并无耽搁,三将军缘何这等神速,竟抢了亮的头功!”

    刘备见诸葛亮在称赞张飞,心里甜滋滋的,沉浸在蜜一样的神情之中,非常乐意地向孔明介绍了张飞一路进川,以及义释严颜直抵涪关的全部概略。“如今我家三弟文能用兵,武能交战,备愿偿也!”

    孔明接口道:“如庞士元再生,皆主公之洪福也!”

    把张飞说得象庞统一样才华横溢,更使刘备乐不可支。卧龙,凤雏,得一而定夫下,刘备不会忘记司马徽的告诫,而今孔明和张飞都是难得的贤才,尤其是张飞似乎比别的大将更重要,比别的弟兄更突出,真叫刘备乐得有点忘乎所以。“我家三弟能成大材,全赖军师一力栽培!”

    孔明听了刘备这一番话,觉得张飞的确不容易,细思张飞所用的计策,都是因人而施,因时而宜,发现不少地方是出人头地,别出心裁的。“主公,三将军用兵有胜亮之处,颇有青胜于蓝之势!”

    “军师过奖。试举一例来消乏。”刘备精神大振。

    孔明说,三将军反间智取巴丘,这便胜过昔年周瑜反间杀蔡、张,因巴丘守将皆是性直之辈,过于细腻反不能如愿;吟歌越巫山,前所未有,吟歌攀峰,乐而忘倦,恐亮也要望山却步了,实是创举;乱石关苦肉诈降又是一智;毛、苟二将随主公多年,向来赤胆忠心,三将军既能识别敌将的心理,又知部下的为人,可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义释严颜更是奇事,八旬老将久负盛名,一世效忠西蜀,岂料见了三将军便顿改初衷,似有神助!……”孔明精辟的剖析,愈使刘备叹服孔明的为人。

    “主公,亮所言之事当否?”

    “三弟之有今日,皆出自军师悉心教诲!”

    君臣边走边谈,无多片刻已到关前,孔明传令停队,便带领所有文武入关。两旁百姓好似接着了神仙,个个眉开眼笑,有唱的,有笑的,有舞的,有跳的,举城沸腾。文武拥塞衙前迎接,君臣下马出车,步入大堂。君臣叙坐,孔明居中,刘备在上首,下首里彭羕、严颜、邓芝和向宠,其余文归文班,武归武列,井然有序,此间景象更不同于以往各次升堂,人才济济,盛况空前。孔明环顾了一下大堂,发现少了几个要紧人物,便问刘备道:“主公,张、赵二将何在?”

    刘备便将张飞一早出战,赵云领兵前去接应的话讲了。孔明颔首,对张飞的举动似有所察。又问道:“莫非刘、龚二将亦然出战了么?”

    一提起刘辟、龚都,刘备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正是:

    只为英雄一念差,但教君主常涕零。

    欲知下情,且看下回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