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听说要他们骂自己的主帅,一个个张口结舌,不知如何是好。暗想,都督乃是江东三军统帅,吴侯尚且要让他几分。我们骂了,这是有杀头之罪的,怎么还回得了东吴?这无论如何是不能骂的,只得听天由命了。
张飞见这许多吴军一声不吭,怒从心头起,架了长矛,伸手抓住马前的一个水军的发帚,抽出三尺青锋,威胁道:“你们到底叫也不叫?老张叫你们一个个脑袋落地!”
这个水军四肢腾空,已吓得屁滚尿流,连连告饶:“三将军饶命!小的喊叫,小的喊叫哇!”
张飞用力撒手,这个水军跌倒在地,瘫成一团。这样一来,吴军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不得不从命。他们朝着江面上的周瑜,暗暗说道,大都督,现在我们要骂你了。背后的黑脸凶残无比,请你委屈一下吧,我们也是出于无奈,以后见了你,再给你赔罪了。一千吴军直着嗓子叫了起来:“呔,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孔明在山上看得清楚,隐隐约约觉得张飞大有进步。心想,我在锦囊上只是写着要吴军卸下号衣号帽,气一气周瑜也就完结了。他却喜欢画蛇添足,亏他做得出来,这一招效果更好。
周瑜撇下岸上的千把个弟兄,徐徐向对岸驰去。一边望着孙权等人,一边又注视着张飞。后来又听得自己的弟兄高声骂着自己。心想,美人计未成,一仗又是大败而归。孔明恁地狠毒,教水军当了吴侯的面羞辱我周瑜,我还有何面目再见吴侯,周瑜气恼过度,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咬牙切齿地恨道:“孔明啊孔明,你……欺人太过了!”话音刚落,一股腥臊穿喉而出。周瑜要想咽下去,可是摇了几下头,嘴一张,鲜血喷了出来。眼球朝上翻,两腿一软,仰面倒了下去。众将急忙托住,见他脸如死灰,箭疮爆裂,不省人事。命手下速速回转对岸。
孙权在岸上见得周瑜又昏厥过去,传令回归南徐。一面命人打听荆州动静,一面遣人去柴桑探侯周瑜的病势。船上众将一路上把都督唤醒,将半粒丹丸研碎,敷在伤处。周瑜方才有了些精神,上岸骑马回柴桑养病。
再说张飞安抚吴军道:你们要回去的话,老张发放盘缠;若愿降者,在此听用:去留自决。吴军想,我们回去不是找死吗?都说愿降。张飞传令汉军取出“刘”字号衣号帽,众军穿戴已毕,跟了张飞,保着刘备夫妇回到荆州。
有话则说,无话则表。一晃眼,两个月倏然而过。孙权在南徐久静思动。探得周瑜在柴桑箭疮复平,水军又操演得愈加精悍,便唤鲁肃到大堂。说道,二次索讨荆州,非但未成功,又被他们骗走我的宝妹。此番大夫再讨荆州,定要索还,方解我心头之恨。过江诸事,请大夫先至柴桑见都督,必有面谕。
鲁肃离了南徐,赶到柴桑,径奔帅府见周瑜。说,下官奉了吴侯的旨意,要过江再讨荆州,先到这里告知都督,躬听吩咐。周瑜在柴桑休养了这些天以后,已大愈了。见鲁肃到来,便说,子敬此去若能索还,万事皆休,若刘备执意不与,本督自有主见。请子敬归来时,仍然先到柴桑。
鲁肃出得帅府,坐了一条官船,直抵对岸,弃舟上马进城,到辕门下马。汉军见鲁大夫到,立即上堂禀报。
却说刘备与孔明连日无事,正在堂上闲坐聊天,得报鲁肃忽至荆州,刘备忙问孔明道:“军师,鲁大夫到此,莫非又来索讨荆州?”
孔明点头应道:“正是。”
“何以对答?”
“若鲁肃提起荆州之事,亮自出来解劝,只须如此如此,则鲁肃便只得回去复命。”
两人计议已定,传令相请鲁肃。鲁肃上堂,三个施礼毕,刘备道:“大夫请坐!”
鲁肃道:“今日皇叔做了东吴的女婿,便是鲁肃的主人,如何敢坐?”
刘备笑道:“子敬与我旧交,何必太谦?”
鲁肃谢过,坐定。茶罢,刘备问:“大夫到来有何见教?”
鲁肃暗忖,为此荆州之事,我是三翻四复奔波江上。如今两家联姻,正该协力同心,守疆护士,共拒曹操。可是周瑜一直耿耿于怀,非要命我索回不可。这叫我怎样好意思开口呢?便说:“皇叔,下官今奉吴侯钧命,专为荆州一事而来。皇叔已借住多时,未蒙见还。今既两家有秦、晋之好,当看在亲情面上,早早交付。”
刘备闻此言,便滴下泪来。
鲁肃惊问:“皇叔何故如此?”
刘备掩面而泣,只是不说。孔明在旁言道:“大夫知我主缘何啼哭?”
“下官实在不知,请军师相告。”
“大夫,荆州早晚归还东吴。当初我主借荆州时,曾许下暂住一阵便还。仔细想来,还了荆州,主公与主母何处安身?若不还时,于吴侯面上又不好看。事出两难,因此泪出痛肠。”
孔明此话,触动刘备衷肠,真个捶胸顿足,放声大哭。
鲁肃听了孔明的话,又见刘备如此痛哭,心想,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待刘备再住上一阵之后再商议吧。便劝道:“皇叔且休烦恼,从长计议。”
孔明说:“有烦大夫,回见吴侯,不惜一言之劳,将此烦恼情节,恳告吴侯,再容几时,待我主取了西川之后,再还荆州。大夫意下如何?”
鲁肃想,总算这趟没有白跑,孔明已许下了确切的日期,回去也有个交代了。又说:“只怕吴侯不从,如之奈何?”
孔明说:“吴侯既以亲妹聘嫁皇叔,安有不从之理?待我主立下一纸文书,由吴侯收存。大夫以为如何?”
鲁肃想,空口无凭,立字为证。有了这一张文书带回去,不怕你刘备抵赖了。想必吴侯看在郎舅的情份上,这一点小小的条件还是肯应允的。便说:“请皇叔写来。”
刘备铺纸提笔,一挥而就。待墨迹干,交与鲁肃。鲁肃是个宽仁长者,见刘备如此哀痛,孔明又言恳词切,料不是虚诳自己只得应允。收了文书,起身告辞。刘备、孔明拜谢,口称:“吴侯面上多多善言回复。”送鲁肃出城,见他下船,方才回转。
鲁肃径投柴桑帅府,见了周瑜,道:“都督,下官将荆州讨回来了。”
周瑜想,哪里有这么便当的事情!疑问道:“此话当真?”
鲁肃正色道:“正是。”
周瑜见他一本正经,不象开玩笑,高兴了起来。心想,鲁肃与孔明十分投契,如今刘备娶了吴侯的宝妹,竟然纳还荆州,实是出人意料。问:“子敬,本督何日前去接收荆州?”
鲁肃想,你这个人太心急了,我的话还未讲完,倒要接收荆州了。说道:“都督且慢!收取荆州,为时尚早。刘备已许下日后取了西川,便还荆州之言,下官问他索得契据在此。请都督明鉴。”说罢,从袖中取出文书,双手呈上。
周瑜接到手中,对纸上一览,顿足道:“子敬又中诸葛亮之计也,这契据上既无保人,又无取川之期,何以为凭?实是虚纸一张!”
被周瑜这么一说,恍然悟道:我怎么没问孔明什么时候出兵?纸上没有中保人,这不就是空口说白话吗?要是他们一世不取西川,待我们这辈人一死,谁还搞得清这荆州是谁家的属地?鲁肃默然,只是瞪大了眼睛看着周瑜。
周瑜见他目瞪口呆,知道再说也没用,叹了口气:“唉,你真是个长者!”周瑜把这张契据收起来,放在文书堆中。俗话说,千年的文书好合药。就是说,在当年看来并没有用的药方,过了若干年或若干代以后,也许被人看成是仙方。正是如此周瑜现在收藏的这张契据,丝毫不可能兑现,可事隔九年,即建安二十四年十月,吕蒙在关羽手中夺还荆州,将这张文书张挂在荆州辕内繁华之处,百姓见了,方知荆州原属东吴地界。周瑜沉吟半晌,问道:“子敬,刘备说取了西川,便还荆州?”
“是啊。”
“我有一计在此,使诸葛亮不能出我算中。子敬便当一行。”
鲁肃听得又叫他去荆州,心想,刚才去了回来,又要去了。人家孔明已讲得明明白白了,再去索讨,必然翻脸。两家又要刀兵不息,祸乱纷至。急道:“下官荆州不去了。”
“子敬休急,本督并非命你再索荆州。”
“愿闻妙策。”
“子敬不必去见吴侯,再去荆州对刘备说:孙、刘两家,既结为亲,便是一家,若皇叔不去取西川,我东吴起兵去取,取得西川时,与皇叔交换荆州。”鲁肃闻得此言,顿然吃惊:都督向来寸土必争,今日怎么如此慷慨,一个西川不知要大荆州多少倍,地势险要打下一个西川不知要花多少气力,他却以大换小.定有什么鬼胎,便问:“西川迢迢,取之非易。都督此计,莫非是诈?”
周瑜笑着说:“你道我真个去取西川与他?我只以此为名,实欲去取荆州,只叫他不作准备。东吴军马取川,路过荆州,就问他索要钱粮,刘备、孔明必然出城劳军,那时乘势杀了他们,一举夺取荆州,雪我之恨,解足下之祸。此乃一条‘假途灭虢’之计也。”
“假途灭虢”这个事情发生在春秋时。晋国向虞国借路去攻虢国,灭虢以后回来的路上,乘机把虞国也灭掉了。鲁肃听了,嘴上不说,心下思量道,周瑜啊,你又在自作聪明了,这等计策瞒得了我,却瞒不过诸葛亮。要是吴、刘两家是和好邻邦,或许人家还不能察觉。可你与孔明一直在勾心斗角,人家哪会不提防你?鲁肃知道说也无用,只得装作大喜,起身往荆州而去。到辕门,请手下传言求见。
刘备与孔明正在商议。闻得鲁肃去而复返,孔明道:“鲁肃必不曾见吴侯,只到柴桑和周瑜商量了甚计策,来诱我中计。但说的话,主公只看我点头,便满口应承。”君臣计会已定,传言相请。
鲁肃满怀狐疑,上堂见过。因为几次到这里,总是索取荆州,马上申明道:“皇叔,下官此来,并非索讨荆州。”
孔明想,做贼心虚,你不讨荆州,决不会到荆州来。请他坐下,问道:“大夫不为荆州而来,却为何事?”
“下官回去将皇叔之意申报,吴侯甚是称赞皇叔盛德,遂与诸将商议,起兵替皇叔取川。取了西川,再换荆州。”
孔明暗暗好笑:你这个踱头说假话也说不成。也不掐指算一算,这几天工夫哪能从南徐打来回?分明是去柴桑与周瑜商议出了这个办法,却来哄我。也不接话,只听他还讲些什么。
“不过,我家都督奉命兴兵伐川,欲要取道荆州,军马到时,还望皇叔接应些粮草。不知皇叔意下如何?”
孔明听了,频频点头道:“足见吴侯好心!难得周都督如此不辞劳苦,亮代主公深表感激!”
刘备见孔明首肯,忙拱手称谢道:“此皆大夫善言之力。请回复吴侯,雄师到日,些许粮草何足为道,定然尽力相资,远迎犒劳。”
鲁肃见他们欣然应允,也看不出他们是中了计呢,还是装模作样。心想,既然他们已允承了,不必再多讲了。诸葛亮善于察颜观色,要是从我的话中看出了破绽,又要变卦了。遂起身告辞,回去复命。
待鲁肃一走,刘备忙问:“军师,周瑜兴兵伐川,此乃何意?”
孔明扬声大笑:“哈……周瑜死日近矣,这等计策,小儿也瞒不过,如何瞒得过我?!”
刘备不知这是什么意思,又问如何。孔明说:“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取荆州。等主公出城劳军,乘势拿下,杀入城来,‘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
“军师,这便如何是好?”
“主公不必担忧,亮胸有成竹。只等周瑜到来,他便不死,也教他九分无气。”说罢,传令升堂。将令箭一一发付众将而去,早作准备。
正是:准备窝弓擒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
未知周瑜此计成也不成,且听下回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