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三国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回 夺空城周瑜中药箭 探死信曹仁困吴寨(2/2)

    甘宁十分悲哀道:“众位听了,都督病重如山,危在旦夕,以末将看来,今夜三更……”说到这里,一阵语塞。

    鲁肃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推开面前的手下,一个人匆匆闯进内帐。边走边哭道:“大都督,你死得好惨,好可怜哪……”

    他想,都督既已病重如山,必定卧倒在床上奄奄一息,命若游丝。他跨进内帐对床上一看,床上空无一人,正觉惊异。忽听身旁有人叫唤:“啊,子敬。”鲁肃回头,透过泪眼一看,在右首文书桌旁,周公瑾端端正正坐在那里,精神饱满。心想,甘宁说你病重如山,危在旦夕,依我看来,这哪算有病,比我还爽朗昵!甘宁与你都督何仇何冤,竟然在年近岁底之时来触你都督的霉头,我待会儿要去责问于他。鲁肃走到周瑜身旁道:“都督,适才营前口吐鲜血,如今感觉怎样?”

    “子敬,此乃是诈。”

    “啊,假的?”

    鲁肃想,要诈吐血还不容易吗?上阵之前袖内藏好红水,面临敌将时,趁人不备,先用袖子掩面,迅速含一口红水,然后再拼足力气喷出来,不就是活生生的口吐鲜血了吗?不过,用计总是为了骗敌人,怎么你却叫甘宁出来吓唬我们自己人呢?因此问道:“都督,缘何要命甘宁说你病重如山呢?”

    周瑜笑道:“兵不厌诈。你要明白,油江会上早与刘备言明在前,夺取南郡截至腊月岁底。若然南郡不取,孔明大队赶到,本督体面攸关。为此,本督趁机用此一计。来朝大除夕夺取南郡。”

    鲁肃这才恍然大悟。开口道:“都督莫非用此诈死之计?”

    周瑜想,踱头真是太老实了,说起话来直言不讳。明知是诈死计,还要过问,一说穿就难听了。惟有诸葛亮,一生不用诈死计。非但生不诈死,今后六出祁山,死了还要装活。用这种计是无能的表现。周瑜就不论什么计都要用的。眼前的周瑜就附在鲁肃耳边道,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依计而行。鲁肃听罢,抚掌大笑:“此番取南郡必胜矣!”

    一宵无事。大年三十一早,曹仁上得关厢,朝对面一看,周瑜的营头依然如故,便问手下道:“哪一个与我前去打探虚实?”

    一个名叫李二的小兵应声而出:“曹将军,小的愿去。”

    曹仁命其改扮成一个百姓模样,把他放入一只大篮内,然后用绳索将其从城关上荡下去。李二从篮内跨出。城上放下吊桥。李二刚过,吊桥重又迅速拽起。他轻装简从,沿着大道朝吴营赶去。行不多时,已见吴营上一片白装素裹,白布白旗在寒风中摇曳着,显得有气无力。走近一看,营头上的吴兵吴将个个头缠白布,垂头丧气。心想,这番周郎死定了。三军戴孝,没精打采,一点没往日的威风了。

    突然,从横刺里走过来一队巡哨的吴兵,李二躲避不及,装作若无其事地往前赶路。

    “呔,何许样人?慢走!”说罢,径朝李二迎面跑了过来。李二想,不必再走了。便站定身子,露出一副惊讶的神色看着他们。

    “你是什么样人?”

    “我乃是迷失路途的客商。”

    “看你鬼鬼祟祟,不象客商,倒象南郡来的奸细,去见我们的老都督!”

    李二想,我只知道你们有个周都督,什么老都督、小都督的。怎么周郎一死,他们就多了个老都督了呢?别想了,见了面一切都会明白的。李二在吴兵的围绕下,经过一重重营门,只见白幡白布挂满,到处是白色。最后来到中军大帐,见中间坐着一员老将,李二未曾见过。原来他就是江东第一任的老都督程普,今日奉周瑜之命,做成圈套,要曹仁的奸细来钻。吴兵将李二押到程普面前:“报老都督,我等拿到一人自称是迷失路途的客商。请老都督定夺!”吴兵回过头来对着李二喝令道:“跪下!”

    李二不敢违抗,装作十分委屈,莫名其妙地跪了下去。

    程普正要想开口盘问,忽听里面哭哭啼啼跑出一个人来,到程普面前便大恸起来:“老都督,周都督死得好可怜哪!我的周都督!”

    李二眄着双眼一看,来人头戴白帽,十分悲伤,认得他是周瑜的老友鲁肃。心想,千真万确,满营举哀。

    接着,里面又出来一个手下到程普面前,问道:“老都督,周大都督的灵柩命何人保护?”

    程普回答说:“今晚三更退兵,甘将军护送周大都督的灵柩。”

    “是!”

    李二想,好极了。他们这里碌乱纷纷,也顾不了我这个奸细了。三更吴军退兵,甘宁护送周瑜的棺枋。这都是不易得到的军机大事。

    鲁肃这时才发觉脚下有一个百姓装束的陌生人,猛吃一惊,问道:“老都督,这是何人?”

    “鲁大夫,这个是刚才被弟兄拿到的迷途客商。老夫还未盘问。”

    鲁肃便道,我等既然退兵了,不必盘诘客商了。量他也不敢做奸细,放了他吧。程普对李二道,你与我好好回去经商,要迷途知返。下次军营之前休得乱闯。吴兵就把李二推出大营。李二想,让我赶快回去复命曹将军。他回头见后面并无吴兵监视,拔腿就跑,一口气奔到南郡城下,向上高喊道:“呔!城上听了,李二回来了。”

    关厢上见是李二叫门,放下吊桥。李二过桥,跨进篮子。不一会吊桥拽起,篮到城上。李二见曹仁仍在那里,便将吴营上下尽是白布围裹,自己被抓进大营,鲁肃痛哭,吴军三更退兵,甘宁保护周郎灵柩等等,尽情向曹仁叙述一遍。

    曹仁听了大喜。心想,今日方才将吴军底细探了个明明白白,报仇雪恨的日子终于到了。他们三更退兵,我们初更时分便去偷营,劫下周瑜的灵柩,割下周瑜的首级,送到丞相面前,祭奠三军亡灵,让丞相也平一下赤壁大败之气。曹仁盘算了一下:我们从这里起更动身,二更之前可以抵达吴营,他们正在慌忙退兵之时,出其不意,杀他们一个落花流水,三更时分便可回转南郡,太太平平过一个大年初一。

    且说吴营上放走了李二之后,周瑜便立即传令升帐。对两旁道:“帐上众位,本督用此一计,赚曹仁今晚前来劫寨。夺取南郡,在此一举。两旁静听了。”

    周瑜说罢,拔令在手。“兴霸听令。”

    “末将甘宁在!”

    “将令一支,带兵三千。”如此如此,“夺取南郡。”

    “末将遵命。”

    “韩、周、徐、丁、潘、董、蒋、陈八将听令。”

    韩当、周泰、徐盛、丁奉、潘璋、董袭、蒋钦,陈武八员大将从旁闪出。“末将等在!”

    “将令一支,带兵一万,布置在大帐左右,待曹将到此,将他们团团包围在大帐之上,没有本督将令,休教放走一人!”

    八将接令,退下。

    “公绩听令。”

    凌统从旁踏出,到虎案之前。“末将凌统在!”

    “将令一支,带兵三千,守在大营前二里路外,敌兵敌将到此,不必惊动他们。若然他们逃回关厢,一律阻挡。不得有误!”

    凌统接令,退下。

    “子敬听令。”

    “下官在!”

    “尔带兵三千,守在营墙之上,隐蔽在黑暗之中,待曹兵曹将尽数进营后,传令升炮。不得有误!”

    “下官遵命!”

    周瑜发完令箭,传令退帐。带着其余文武到后营,等候今夜曹仁前来偷营。心想,只要把曹仁等将困在这里,我便可取到南郡。三更时分可高坐南郡了。时已黄昏,南郡城内一片寂静。军已饱餐,马已裹腹,轻装待发。曹仁将城关交陈矫镇守。说道,我等今夜劫取吴营,稳操胜券,定将周郎的首级取来号令数日。你在城关上谨慎守着,若有人回进城来,需要问明口令,上半夜用上半夜的口令,下半夜用下半夜的口令。陈矫立刻将口令与众军讲明。然后城关开放,吊桥放平。曹仁和曹洪、曹真以及大将牛金,领兵一万,浩浩荡荡走出南郡。曹仁、曹真各执银枪,曹洪合抱红铜大刀,牛金手举开山巨斧,径投周瑜大寨而来。太守陈矫传令闭关拽桥,弓箭准备。他自己端坐城墙,听候消息。

    大年三十的晚上,星斗满天。朔风凛冽,寒冷透骨。四个曹将身坐战马,带着军队悄悄地向东吴大营进发。自从赤壁大败以来,虽然镇守南郡并无失地,但士气却十分低落。尤其今日已近年关,还要去偷营袭寨,兵士们心中老大不快活。心想,百姓人家此时家家团聚,人人欢喜,享受着天伦之乐。我们呢,一年四季,不论是刮风下雨东征西伐,兵戎之苦一言难尽。况且生死难卜,无法回归家乡。曹兵都在思亲念故,不知不觉已有人开始落伍掉队了。虽然天气晴朗,但谁会注意呢?

    在离关二里之地的大路左边的茅草丛中,躲藏着一个人,他象捉老鼠的猫儿一样,伏在漆黑的地上,一对绿莹莹的电光眼注视着眼前走过的曹兵曹将。他便是关云长的马前副将周仓,奉孔明之令在此偷劫曹兵──《三国》中要论偷人的本领,周仓最好。非但偷人迅速、,敏捷,而且取得的情报也最重要。他一生之偷三个人:徐庶相助刘备,欲取樊城时,他把守城将刘泌的外甥刘封偷了来;荆襄刘琮降曹,派人去曹营献纳降表时,又偷了个宋忠;今日为夺取南郡,开创刘氏三分基业,又要偷一个人回去了。但这一次偷人的作用最大。周仓见路上脚步杂沓,一时很难下手,正在等候机会。片刻大队走过,传来“沙沙沙沙”单调的步履声。周仓抬头凝神一看,一个曹兵低着头,双眼盯着脚尖,离此还有几尺路,没精打采地走来。根本想不到会有人窥视着他。

    周仓等他走到面前,突然纵身一跃,四肢并动,蹿到那人的身旁。两脚刚才点地,左手忙按住他的嘴,右手拦腰掰住。两足一蹬,一阵风似的去远了。

    曹仁绰枪跑马在最前头,只知道今日劫寨很有把握,众军士气也很振作,没有想到,也不可能想到会有人来偷他的兵。不一会,又走了一里路。

    在这里路旁的树林里,吴将凌统早已守候多时,见曹仁耀武扬威带着人马而过,屏息凝神,无一点声息。心想,等你们劫了空寨逃回来时,我再同你算帐。四员曹将自以为得计,偷偷地来到寨前,见营头上灯光暗淡,营门虚掩,躺板平铺,好似准备撤退的样子。曹仁更不打话,冲过躺板,起长枪点开营门,带着众将三军分左右冲了进去,一声呐喊拥上中军大帐。只见中军帐吊得特别高,火光通明。曹仁想,不好了,外边灯火昏暗,漆黑一团,这里布置得象战场一般,中了周瑜的诈死计了,返身传令退军。只听得四下炮声齐发,正不知有多少人马从四面八方杀来,把曹家兵将围在核心,八员吴将只管在乱军之中寻找曹将厮杀。韩当、周泰围住曹仁,徐盛、丁奉绕着曹洪,曹真拚力抵挡潘璋、董袭,牛金舍命招架蒋钦、陈武。三个人打成一团;十二员大将战成四堆。一片喊杀之声。将与将打,兵与兵搏。一万吴兵把一万曹兵围得水泄不通,作对儿地厮杀起来。

    此时,周瑜稳坐后营,听候消息。忽然手下来报,南郡四将齐出,被我军围在中军帐上。周瑜回头对着坐在身旁的甘宁看看:不出我之所料,曹兵几乎倾城而出。四将一出,城内必定空虚,就看你如何去取了。

    甘宁深会其意,起身到帐外,执戟上马,来到大帐口,见里面厮杀得十分热闹,便勒住战马。

    帐口的吴兵见甘宁到此,以为他也要进去参战,立即向两旁闪开,让出一条路来。

    里面的曹兵边战边在想,要杀进重围逃出去,可是越杀圈子裹得越紧,根本无路可进。忽见面前一条出路直通帐口,丢下了吴兵向那边蹿了过去。

    甘宁见有好几个曹兵朝这里逃来,心想,一个足够了。见他们逃到马首,甘宁轻舒猿臂,抓住一个曹兵,把他腾空拎了起来。后面的曹兵见此情景,掉头就跑。甘宁吩咐弟兄仍旧围拢起来。持了个小兵来到后营见都督。此番周瑜和孔明为夺南郡,不谋而合,都是从捉一个曹兵开头的。但具体怎样夺城,其奥妙又各不相同。甘宁放下曹兵,说道:“都督,小卒已捉到。”

    这个曹兵只道周瑜已死,故而跟着曹仁前来劫寨。不料,周瑜就坐在他的面前,情知周瑜用的是诈死计,吓得他浑身发抖,跪在周瑜脚边连连叩头恳求:“大都督饶命!大都督饶命!”

    周瑜用官驾指头指着曹兵,大喝一声“叱!大胆不法的小卒,尔竟敢偷袭大营!”

    周瑜啊,你也不想想,他是个小卒,你是个主帅。你不开口,他已经吓得象筛糠一样在抖动。因为甘宁一抓,他已提心吊胆,神经高度紧张。你应该态度温和一些,缓和一下他的心情。被你这么一声大喝,他还受得了吗?早已吓得魂不附体,说出话来就语无伦次了。只是连声叫着:“小卒该死,大都督饶命!”

    周瑜道:“本督问你,今晚为何要来偷营?”

    曹兵说:“大都督听了,曹仁得悉你大都督横夭,满营挂孝。因此带了我们到此。”

    “共来多少兵将?”

    “曹仁、曹洪、曹真和牛金四将,带兵一万。”

    “关厢之中可有上将镇守么?”

    “没有大将,只有一个太守。”

    “姓甚名谁?”

    “太守名唤陈矫。”

    “进关可有什么口令?”

    “有的。五个字:‘金木水火土’。”

    “此话当真?”

    “小的不敢胡言。”

    周瑜吩咐道:“押过一旁。”手下上前将曹兵押到空处,看守起来。

    周瑜回头对甘宁道:“兴霸将军,南郡只有陈矫太守一人镇守,尔按金木水火土口令速即前去夺取南郡。望将军马到成功!”

    甘宁也十分乐观,说道:“我们在南郡相见!”说罢,拱别周瑜。到营外点亮灯球,带兵三千,离开大营直往南郡而去。

    周瑜见甘宁走后,这才放心且听捷报。

    正是:前番本利属谁去,此处城池唯我得。

    欲知甘宁此去夺下南郡否,且听下回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